韩烽也没有忸怩,当即答应下来,计划就这样敲定。
日军中条山指挥部。
消息很快传来,鬼子军官们这才得知,竟然有一支从中条山内部突然出现的八路军部队,偷袭了边缘据点。
这自然也引起了鬼子军官们的疑虑。
“这中条山的八路军主力还在我军合围之中?这支偷袭了边缘据点的八路军,很有可能就是那支提前跳出合围的八路军部队。”
“可他们不想办法策应包围圈内的八路军主力,却跑到中条山的边缘去做什么?”
这份疑虑一经提出,鬼子军官们无不警惕起来。
接着就有个鬼子军官指出:“按照我们对八路军的一贯认知,他们绝不是抛弃友军的队伍。”
“八路主力还在我军合围之中,这支突围出去的八路军打破边缘据点逃离中条山的可能性不大。”
“这么说不好,难道有八路援军进入中条山区域?这支突袭了边缘据点的八路,是在从内部策应?”
“指挥官阁下,我想情况不太妙,应该立刻通讯合围各部,加强警戒,随时提防八路军部队从外部的突袭。”
这是最中肯的分析。
鬼子指挥官点了点头,当即下达了命令。
另一边。
定下作战计划的韩烽,当即通过无线电设备联系上了被日军合围的四团团部。
这些美式无线电设备赋予了四团随时可以进行的通讯能力。
尽管日军可以察觉,但由于没有密码,根本无法破译截获的通讯电波。
再加上四团通讯部有意麻痹日军的判断。
彼此之间的通讯是时不时的进行。
有的时候是传递一些重要的消息,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故意传递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
日军对此也就无可奈何了,根本弄不清楚状况。
四团临时团指挥部。
消息传来,一直翘首以待的四团干部们无不大喜过望。
团长王怀宝当即安排了作战部署:“已经确定了,此次的最终突破点就在山风口。”
“咱们支队的装甲兵连已经抵达,再加上韩烽率领的四营主力从外围策应,一举突破山风口不是难题。”
“不过”
他的话语顿了顿,继续道:“为了以防万一,咱们从内部的进攻不能直接选择山风口。”
“按照咱们与四营约定好的时间,眼下还有至少三个小时。”
“足够了,这样,先进攻日军在山风口北向的隘口,动静越大越好,拿出一举突破隘口的架势。”
“紧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挥兵南下,迅速从内侧突袭山风口,一举突围出去。”
“是”
这精妙的计划自然立马得到了一众干部们的认同,干部们纷纷应道。
时间就这样迅速推移。
在下午两点左右。
日军后方指挥部突然收到消息:被合围的八路军部队突袭了北部隘口。
据通讯消息声称:
八路军火力凶勐,进攻异常勐烈,甚至一口气组织了五六次冲锋,企图强行突破隘口,突围出去。
再联系上之前中条山边缘据点被八路军突袭的分析。
鬼子军官们当即认为:“八路突然一改常态,勐烈地进攻北部隘口,多半与几个小时之前,边缘据点被突袭有关。”
“或许包围圈外,八路就在北部隘口外侧等待着,以策应内部的八路军主力。”
分析至此,鬼子军官们再也不敢耽搁,连忙下达了命令,将北部隘口周边的部队迅速向隘口方向增援。
下午三点整,王怀宝下达了停火的命令。
接着留下一支穿插连,继续向北部隘口发起羊攻,其余主力则迅速调转方向,向山风口出发。
于是在北部隘口驻守的日军,貌似轻松地击退了四团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直到两支日军大队按照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增援到北部隘口。
原本驻守北部隘口的鬼子们,无不在心底松了口气。
此时,站在工事上观望战局的鬼子援军大队长,忽然提出疑惑道:“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这八路虽然还在不断发起进攻,但是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兵力似乎并没有多少。
另外每一次的进攻也是一触即溃。”
“如果八路真的是想要一举突破隘口,又何必做这些无用功?”
原本驻守北部隘口的日军大队长同样迟疑道:“确实如此,八路的进攻强度似乎比一个小时之前锐减了很多。”
“难道是眼下我军援兵抵达,八路自知无法攻破隘口,所以选择放弃了?”
两个老鬼子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只得老老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