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寻死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寻死路(2 / 3)

郑公智被攻击得非常狼狈,他猛然想到什么,大喝一声说道:“安南形势不容乐观!再不撤军,恐丧师辱国!”

“放肆!”整个皇极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无数人偷看宝座上发怒的老皇帝。

郑公智偷偷的看了一眼兵部尚书齐泰,不由自主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一片静默中,朱元璋的脸色阴晴不定,怒道:“如何不利?又如何丧师辱国?你这厮要是说不出好歹来,朕亲手宰了你!”郑公智心中一颤,双腿发软,但还是强行镇定,努力说道:“回陛下,昔年蒙元三征安南,第一次因热不能堪,班师回朝......”

“第二次元军又因盛夏霖潦,军中疾作,死伤者众,退兵时又被敌兵追击,丧师辱国。”

“元军三征安南时,将士多被疫不能进,终无法征服安南,贻笑大方。”历史上,不仅北宋曾打过安南,元朝也三次对安南用兵,但皆以失败告终。

看书喇北宋还好些,虽然没有占领一片土地,起码干掉了安南太子,还获得了大量赔款。

元朝就拉胯了,堂堂的大元帝国,还是开国之初忽必烈当政,在安南北部这片屁大点的地方,毫无作为。

究其原因,是因为地形和天气。安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七成以上地区是山地。

尤其是西北部和中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地方,除了高耸入云的大山,就是跌宕起伏的高原。

中西部的长山山脉,海拔在两千五百米以上,绵延一千多公里,纵贯南北。

那些起伏不平的高原,形状不规则,大山中间几乎没有道路。从云南进军的路线,走的是一条崎岖不平、非常狭窄的道路。

那一带山高坡陡林密,很多地方人迹罕至,普通军队根本无法通过。十分艰难。

安南境内巍峨的群山,构成了一道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只有少数山口勉强可以通过,但是地势险要,易于扼守,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中原军队远道而来,肯定是以骑兵为主,运送战略物资需要水路和战船。

但是广西云南边境的河流,大都河面狭窄。且水深不够,不利于大型战船通过。

水深九米左右,水浅的时候只有两三米。由于河道狭窄,经过的船只非常容易遭遇伏击。

这些河流的流量不一定,时大时小,流量小的时候河水浅,很容易搁浅。

如此一来,征讨安南的时候,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如鱼得水的中原骑兵,到了安南之后就虎落平阳。

特长难以发挥,很容易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交战时付出巨大代价。越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近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西方强国法国咽下失败苦果,让超级大国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在冷兵器时期,就更加难以面对。

所以越南人总喜欢吹嘘自己国家多牛逼。郑公智引述元军的失败教训,劝朝廷撤军。

方孝孺也出来说道:“连曾经所向披靡的蒙古军队,三次对安南用兵都铩羽而归,我朝大军恐难讨到好处。”

“臣以为前线既进展不利,还是撤军为好,免得重蹈蒙元覆辙,有辱陛下圣明......”朱元璋的手颤抖一下,瞬间脸色铁青。

这时,御史景清出来反驳道:“我朝之军队乃百战之兵,大将云集,况乎皇太孙御驾亲临,士气高涨,攻克安南只是时间问题,何来失败之说?”景清是洪武二十七年的榜眼,得皇太孙朱允熥鼓励。

重要的是,他对明军的战力非常自信。景清是陕西人,算是住在边境,常常见明军西进,扫平沙漠。

翰林院学士黄子澄悠然出列,说道:“蒙元征讨安南,亦是皇子亲率大军。”

“百年前,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结束损兵折将,脱欢中箭受伤,仓皇逃跑,元帅乌马儿被俘,南征惨败。”那次之后,元世祖忽必烈以脱欢丧师辱国,命他终身不许入觐。

黄子澄身材中等,脸色有些青白,然说出的话却皆是诛心之言:“只恐皇太孙重蹈蒙元镇南王之祸也!”

“胡说八道!”眼见黄子澄还要滔滔不绝,一直在那听文官们打嘴炮的定远侯王弼再也忍不住,猛然大喝一声。

老大们都出征了,王弼成了在京勋贵的代理话事人。有他出声,一群武臣立时跳了出来。

特别是舳舻侯朱寿,他的嗓门最大,当庭吼道:“黄子澄欲陷储君于不义!陛下,臣请杀黄子澄,以安天下!”就连颍国公傅友德,也出来声援。

这帮文臣,太过分了,不懂打仗的事尽瞎掺和!听他们吵闹,朱元璋只觉心力交瘁,重重咳嗽几声,他半躺在御座上,如油尽灯枯的老者。

面对武臣们的攻击,黄子澄并未不反击,面色得意的回归朝班,并暗暗与方孝孺和齐泰对了一下眼色。

兵部尚书齐泰会意,出班奏道:“陛下,安南地形险要,阻碍南北交通,我朝的南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