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派往大明交涉的使臣,被大明官吏赶回倭国。
使臣一把鼻涕一把泪痛骂大明道:“大明真是看不起倭国呀,竟然把我打回来了,我感觉活着都没脸见人了,我是他妈生的吗。”
丰臣秀吉派遣使臣前往大明朝廷,目的是想要回高丽公主,看到使臣被大明朝廷赶了回来,这件事情让他感到非常愤怒。
他召集全体将士前来围观,当众愤怒地拍桌子,用激动的语气对着使臣,添油加醋说道:“你是我国的使臣,代表着倭国的尊严和荣誉,怎么能被人打出国?这是对我们倭军将士的极大侮辱!”
使臣配合演戏道:“大明还说倭国军队就是弱鸡。”
倭军将领纷纷叫嚷道:“攻打大明!攻打大明!”
丰臣秀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要把愤怒扩大化,激发将士对大明产生仇恨。
丰臣秀吉刚刚统一倭国急需建立威信震慑降臣,他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汪直的军火武器支持,所以汪直的宋国不在倭国的统一范围内。..
汪直的宋国主要是一些海岛地盘,汪直海盗集团垄断了海洋贸易,为了拉拢汪直的支持,丰臣秀吉不把汪直的宋国列为征伐之国。
这样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影响了丰臣秀吉的威信。
另外丰臣秀吉用武力征服德川家康没有成功,最后用谈判手段劝降了德川家康,因此作出了不少让步。
德州家康名义上投降了丰臣秀吉,但是保留了军权,俨然是倭国的一个大军阀,很容易独立出去。
所以倭国实际上是两个诸侯王组成的国家,一个是丰臣秀吉一个是德川家康。要是算上汪直的宋国,那就是三个诸侯王组成的国家。
丰臣秀吉名义上统一了倭国,但和以前的开国之君比较起来,显得自信心不足,毕竟是靠谈判统一的,还有一小块国土变成宋国了。
丰臣秀吉自信心显得不足,担心很多降臣不服他,特别是担心德川家康心里不服,怕他在大军出征后在后院起火。
派去大明的使臣竟然被羞辱赶回来,丰臣秀吉不仅不怒反而高兴,觉得这是攻打大明的绝好借口。
为了震慑德川家康和降臣,丰臣秀吉想利用这个机会攻打大明树立更高的威信,军事目的也容易实现,那就是从大明手里抢回高丽公主。
这么做即是教训大明,同时让不服之人看到他的厉害,我丰臣秀吉虽然是靠谈判统一了倭国,如果用武力也是可以统一倭国的,只是避免无谓的牺牲所以选择了谈判统一,并不是我丰臣秀吉的武力不行。
他认为只要这场仗打赢了,以后德川家康就会乖乖听话了,因为他连大明军队都打得败,德川家康必定心服口服没有胆量反叛。
只要让德川家康心生敬畏,丰臣秀吉认为以后征伐高丽国时,德川家康一定不会在后院起火。
丰臣秀吉利用高丽公主被明军抢夺为借口,把原计划用于征伐高丽国的大军改为征伐大明。
他耀武扬威给嘉靖皇帝下战书,请嘉靖皇帝派战船出海决战,因为他知道大明没有庞大的水师不是倭军水师的对手。
嘉靖皇帝看到倭国信使送来的挑战书,招呼严嵩,徐阶和张居正,曾省吾几人议事。
嘉靖皇帝问道:“丰臣秀吉统一倭国锐气正盛,居然写信邀请海战,众爱卿有什么主意呀?”
严嵩心想,高丽公主已经被季金抢走送回了台州地区,而戚英又在台州地区,不如让倭军和戚军互战好了。
严嵩抢先建议道:“陛下,我国已经闹倭患两年,目前能出海作战的水师只有戚军水师和俞军水师。
俞军水师远在广西平定安南叛军抽不出兵力出来,距离倭国最近的水师是戚军水师,不如命令戚英率领戚军水师出海迎战吧。”
张居正惊讶道:“胡宗宪不是有大量军队吗?为什么不派胡宗宪出海迎战?”
严嵩面无表情道:“胡宗宪的军队主要是步兵,虽然手里有一支水师,但却是内河水师,很难出海迎敌。”
曾省吾猜到严嵩不怀好意,讽刺道:“戚军水师现在不是正被胡宗宪指挥吗?胡宗宪不是正在拿着别人的刀在使用吗?
别人的刀应该使用熟练了吧,就让胡宗宪率领戚军水师出海作战好了。
戚英指挥戚军水师能打败徐海和汪直,我就不信胡宗宪指挥这支常胜之军能打败仗。”
曾省吾的暗意也明显,胡宗宪率领常胜之师出海作战,打赢了未必是胡宗宪的功劳,打输了一定是胡宗宪的责任。
严嵩立刻反对道:“胡宗宪不宜出海作战,曾大人不要出馊主意。”
嘉靖皇帝不悦道:“戚军也是明军,大明将领都可以指挥,没有是谁的刀这种说法!”
曾省吾拱手道:“陛下言之有理!”
嘉靖皇帝又道:“胡宗宪在福建省平定倭寇有功,只是倭寇老巢还没有端掉,他不可以出海迎战倭军。
可以从福建撤回一部分戚军水师交给戚英,令戚英迎战倭军。”
严嵩高兴道:“陛下圣明。”
于是嘉靖皇帝把迎战倭军的军事任务交给了戚英。
严嵩回去后把兵部的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