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都市言情>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起点唱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起点唱片(1 / 3)

说实话,斩获格莱美最佳新人奖,这对陈启明的事业助推绝对是有显著效果的。

格莱美颁奖典礼结束的几周时间里,陈启明在全球范围内的名气都是大幅度上涨。

甚至就连本来已经濒临下映的《风云雄霸天下》在北美的票房都迎来了一波小爆发。

其他唱片之类的销量数据同样如此。

不过,关于这方面的事情,陈启明自己却是没再去过多的理会。

他在格莱美颁奖典礼结束后的第二天,便飞回了宝岛,一边录制那两张日韩语的专辑,一边开始布局自己的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的名字陈启明给它起名为“起点唱片”。

注资两千万台币,地址就在福隆公司不远处。

其实陈启明最开始是不想把唱片公司开在宝岛的。

宝岛这边他有人脉,但相比葛福宏等人的小团体是差了不少。

他很担心受到葛福宏等人的挤兑。

不过,考虑许久,他最终还是选择将公司开在了宝岛。

之所以最终决定开在宝岛,主要还是因为未来几年,华语乐坛的重心将会逐渐被转移到宝岛来。

虽然香港那边一直不承认,但有一个事实就是,这两年来,粤语唱片市场已经开始大幅度下滑。

这点从香港大量歌星都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宝岛就能看出。

像王靖雯这样的粤语天后,甚至都直接跑到了宝岛来发展。

就连陈启明自己,他这几年里,都只出了几首粤语歌,其他歌曲全是国语。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还是粤语市场相比国语市场来说,已经太小了。

特别是对于陈启明这种唱片发行后动不动就以数百万销量为基础的存在,与其耗费心思发一张粤语唱片,最终只能收获几十万上百万的销量,他还不如随便发一张国语专辑,销量最起码都是两三百万起步。

嗯,虽然有点夸张。

但陈启明现在在华语乐坛就是这么屌。

目前,陈启明一共发行了四张国语唱片,总销量在三千二百万左右。

其中,《星辰风暴》销量最高,达到了一千一百万,《心太软》次之,销量是一千万多一点。

另外两张唱片《童话》与《潮流人物》则分别是七百万与三百万。

毫无疑问,陈启明的唱片数据是呈阶梯装上升的。

而平均销量,则是在八百万张。

八百万,这是什么概念?

可以说,在整个华语乐坛史上,乃至亚洲以及全球音乐史上,这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因为有这个数据在,有媒体甚至已经宣称,陈启明但凡发唱片,不论唱片质量好坏,最低销量都会在四百万。

在国语市场这么吊,陈启明自然就不会浪费时间发行粤语唱片。

因此,考虑到受众问题,陈启明最终选择了将唱片公司开在了宝岛。

起点唱片并不是全新创立的。

对于陈启明来说,从无到有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因此,他选择收购了宝岛的一家小型唱片公司。

这家唱片公司原本是一家承接唱片制作,拥有两个录音室的公司。

因为经营不善,老板又受仅几年内地那边掀起的开厂热吸引,所以便将唱片公司卖给了陈启明。

陈启明以此为基础,才将起点唱片建立了起来。

唱片公司初步建立以后,自然不可能只有陈启明一个人。

唱片制作人,公司管理人员,以及录音人员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让唱片公司尽快开始运转,陈启明不得不挥舞起锄头,开始了挖角。

首先是唱片制作人,他直接以首席制作人的身份,将陈秀男从华纳挖了过来。

然后又将曾经给自己写过一首《爱很简单》的陶喆从福隆唱片挖了过来。

这俩人。

陈秀男这两年在华纳的日子还算可以。

自从飞碟被华纳收购以后,飞碟原来的大将们都开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原本飞碟那些金牌制作人或跳槽滚石,或被调遣到香港华纳任职,亦或者是继续待在飞碟华纳。

其中,原来给陈启明写过一首《风雨无阻》的李子恒便因为各种原因而跳槽,跑到了滚石。

去年五月,周华健那张《其实不想走》便是有他监督制作。

而陈秀男,他则是在去年被飞碟华纳派遣到了香港,曾受到重用负责过郭富城大改形象的怪兽形象唱片《渴望》。

相比陈秀男的日子还算不错,陶喆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了。

当初他给陈启明写的那首《爱很简单》大红以后,他立刻受到了重用,被葛福宏将之从陈启明这里调走,弄去负责公司新人的唱片制作。

可惜,这两年他没有什么好歌曲,因此逐渐在公司被埋没。

俩人都跟陈启明关系不错。

陈启明这边一打电话,俩人便先后离开了华纳与福隆,直接来到了起点唱片。

而除了这俩人。

在二月底,陈启明将两张日韩唱片制作完成以后,担任福隆公司总经理的刘慈伟也选择了跳槽,直接来到起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