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三百三十四章 货币的价值不仅仅来源于自身价值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货币的价值不仅仅来源于自身价值(2 / 3)

听完刘伯温的话,老朱的眉头一撇:“苏璟这小子,知道的还挺多。”

“陛下,这苏先生现在在讲交子?”

刘伯温有些好奇的问道。

朱元璋点头道:“差不多吧,反正说半天就是钱的事情,你跟着听一会就明白了。”

老朱知道刘伯温的脑子,也没打算解释太多。

反正人都到了,听听就明白了。

“多谢陛下。”

刘伯温立刻朝着朱元璋躬身谢道。

能听到苏璟的课,刘伯温这心里是真的高兴。

朱元璋立刻嘘声道:“你小点声。”

刘伯温赶忙闭嘴点头,不再言语。

此刻苏璟缓口气也缓的差不多了,他看着朱标几人笑道:“怎么样,你们有想法了吗?”

朱标举手道:“苏师,学生以为,这银子竟然做成了定制的,那么价值便在被铸造出来的时候就定下了,所以即便有些轻微的损耗,大家也都认的。”

朱樉说道:“苏先生,我觉得吧,大家就是图方便,这五十两一锭的银子,少了一点点,算账的时候都麻烦,还不如就当成五十两继续用来的方便。”

朱棡说道:“苏先生,我以为这是约定俗成的,大家用着也习惯。”

……

几人分别将自己的说法说完。

苏璟微微点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没讲到核心的点子上,比如太子说的定制大家就认,为什么认呢?还有秦王说的图方便,你们可能不知道,民间也有私铸的银子,私银可是要称量看成色算价钱的,就是少了一点,那也是少了,可没有官银这么方便。”

此时朱棣举起了手,苏璟当即示意他说话。

朱棣说道:“苏先生,我明白了,因为官银是朝廷铸造的,所以百姓才认。”

“好!燕王说的非常好!”

苏璟说道:“官银是朝廷铸造的,无论是宋朝还是元朝,官银的铸造都相当严格,每一批的官银出库,铭牌上都带着行人、库子、秤验银库、监铸官之类的职务记录,有一点问题,那就会被追查,这才是百姓认定的根本。”

“而私银的话,无论是品质品相都不能保证,大家自然也无法相信了。为了辨别私银,百姓间有各种手段,从观察银色到观察纹理、气孔,甚至计算银子的密度来确定银子的成色等等。”

“说到底,这官银轻微受损还能被百姓承认,靠的是朝廷。这就延伸出了一个概念,货币的价值,不仅仅源于货币本身,还由发行货币的组织或者机构来决定。”

“在大明,那就是大明的朝廷来决定。现在咱们说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也就是大明即将发行的宝钞。”

“制作宝钞的原材料是什么,你们应该都很清楚吧。”

苏璟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宝钞说白了,就是一种印有防伪标记和面额的纸张,现在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纸能变成货币吗?”

“为什么?”

外面的老朱下意识的说道。

刘伯温回答道:“臣以为,宝钞能成为货币,自然是因为这是大明朝廷发行的,代表的是大明朝廷,这是信誉的保证,先有大明,才有大明宝钞。”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不错,苏璟想说的就是这个,不过此事虽然有道理,但本该如此,朕想发行宝钞,应该也没错吧。”

“陛下,可是苏先生与陛下提起过发行宝钞一事的利弊?”

刘伯温立刻就听出了不对味来,当即朝着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回答道:“是提了几次,不过说的不多,只是说朕现在还需要慎重对待宝钞发行一事,到底怎么个慎重法,苏璟是半点没提。”

刘伯温面色一沉道:“陛下,苏先生所言必有其道理,臣以为,宝钞一事,可以暂缓。”

“嗯?”

老朱的脸色一变,看向刘伯温道:“刘伯温,你可知这发行宝钞一事,朕已经思虑良久,现在就这么几句话,你就让朕听苏璟的,暂缓?你是不是有些太高看苏璟了。”

刘伯温回答道:“陛下,臣信任苏先生,苏先生从不无的放矢,或者今日陛下与臣听完苏先生这堂课,也许就能明白为什么了。”

现在的刘伯温,对苏璟的信任,那真是完全无条件。

这聪明人一旦被征服,信任根本不会被动摇。

“哼。”

老朱轻哼了一声道:“那朕还真要听听看,到底是不是如你所说。”

书房内。

“苏先生,宝钞能成为货币,不还是一个道理么,因为是朝廷发的呗,百姓相信朝廷,纸就成了钱了。”

朱樉笑呵呵的说道。

苏璟点头道:“秦王思维越来越敏捷了,百姓信任朝廷,才能信任宝钞,这是一点不错。”

“我再延伸总结一下,百姓相信宝钞的发行者,也就让纸变成了钱,就好像交子刚出现的时候,也只是商人之间互相信任产生的一样。”

“核心,就是信任!当然,这个信任的来源有很多种,商人之间可能是利益的纠葛,到了朝廷那就是实力的证明,我也不展开说太多了。”

被苏璟这么一夸,朱樉十分的高兴,脸上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