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武侠修真>慕归> 第259章 粮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粮到(1 / 2)

大顺自从蝗灾之后,就向周边各国买粮食。

各国自然知道大顺的情况,原本是不想卖给大顺粮食的。这个节骨眼上,攻打大顺不好吗?

可西北有甘州的怀化将军唐远山坐镇,北方有杨家军坐镇,东有林家军队坐镇。

连南边都有靖安侯盛家坐镇。

几个国家又比较远,联合大战不一定能赢,即便是赢了,也不过是得到一个灾难之国,没啥意义。

与其去打不一定能打赢的仗,还不如高价卖给大顺国粮食,看看他们能不能缓过来。

如果能缓过来,那么国库被掏空,到时候打仗也来得及。

如果不能缓过来,正好即赚了钱,又能等大顺自己灭亡。

所以,大顺掏空了国库,又筹集了不少富户和官员的钱财,高价买回了不少粮食。

再加上强迫粮商捐赠,总算是赢得了时间。

鞑靼个燕国的粮食送往北方各地灾情严重的地方,吐蕃和倭国买来的粮食送往南方洪灾各地,京城的粮食是与东昌国买的。

大顺的这次大难,眼看就能过去了。

南方的洪水早就过去了,有了朝廷派去的治水官员和灾后重建的官员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所有灾后的事物。

北方有了粮食的各地,灾民也有了起色。

又有朝廷派出的军队又送去了各种抗寒的物资,又帮着无家可归的人们建房子。

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开了春,有了野菜,老百姓自然就活过来了。

而周边各国,看大顺经历这么大的灾年,居然这样轻松就能挺过来,也不敢打小算盘了。

在家数钱挺好的,打什么仗?这么多年了,与大顺开战的国家,就没有一个好果子吃,再加上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的麻烦,大顺竟然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粮车进入京城的大门,多少人欢呼雀跃,有人甚至痛哭流涕,总算是有救了。

新上任的粮官清正廉明,手段高超,不但粮食分配得均匀,更是听从杨家大小姐的建议,组建了街道办事处。

每条街,有多少户人家,每户人家多少口人,都登记清楚。

之后按照人口数量,每日分发粮食。

这样谁也不会有怨言。

有了街道办事处之后,不但分发粮食的事情做的行云流水,更是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些通缉犯在登记造册的时候,无所遁形,直接被抓去衙门。

甚至还找到了两个拐卖团伙和三个非法人牙子组织。

最神奇的是,有个卖假药的人主动自首,只为了得到一口吃的。

京城的治安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京城分粮食是不分给外地灾民的,那些灾民只能在杨慕的粥厂领吃的。

杨慕将众人召集起来,告诉大家衙门出钱出力为他们修老家房子,还给吃的。

想要回家乡的,可以在她这里领三十斤粮食再上路。

大顺的百姓还是恋家的,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能回去生活,谁也不愿意在外漂泊。

况且入冬了,这里没有房子,怎么过冬?

绝大多数的灾民来领了粮食,渐渐散去了,踏上了回家的路。

有些无家可归的人,求着杨慕收留。

杨慕算了算,不过一百多人,吃喝她还是供得起的。

这里面,有孤寡老人,根本走不了多少路,只怕回到家乡,命也没了。

有的是十来岁的孩子,家里人都死绝了,回乡也没有意义。

有的是被夫家卖了的女子,不愿再回乡。

而更多的,是一些青壮年,他们辛辛苦苦来到京城,家里又没有牵挂,干脆就想在京城干活,养活自己。

有几个会些拳脚的,杨慕招进了杨家护卫队。

剩下的人,杨慕统统分配给几个山庄收留。

有了朝廷分粮,杨慕不必再在城外设粥厂,便让人收了摊子。

这两个多月的救济,杨慕其实也没有剩下多少粮食了。

好在这些都是值得的,不但养活了多条人命,更是赢得了“女菩萨”的美名。

两宫太后为了表彰她,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赏赐东西,可国库掏空了之后,太后就没有东西可以赏赐了。

两宫太后与太皇太后商议之后,就封了杨慕一个善宁郡主。

也不过是个名头,其实是没有实权的,连封地和食邑都没有。

杨慕对于这样的表面文章不太满意,一个郡主的头衔,哪里有真金白银来得实惠?

只是她不介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