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科幻灵异>三亿人围观,我却忘了在直播> 第137章 钱你留着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钱你留着吧(1 / 2)

唐初看到史易得不说话,冷冷一笑道:“怎么?你连自己治下的粮仓,存了多少粮食都不知道?”

“知道!知道!”史县令闻言,连忙点头道:“城内的常平仓有存粮三千石。另外下属的各乡镇还设有有九个义仓,每个义仓存粮二百石到五百石不等,存粮总计也是三千石。两者相加,总共六千石。”

史易得说的常平仓和义仓,是古代两种粮仓的名字,功能略有不同。

常平仓大多设置在州县的县城内,规模较大,存粮是由官府出钱从百姓那里收购而来。

但这种收购不是随意的,有具体规定。

一般都是在粮食丰收的时候,官府从百姓那里低价收购多余的粮食,避免因粮食太多造成粮价暴跌,损害农民的利益。

然后等到民间缺粮,或者发生灾祸的时候,官府再以稍高的价格,把粮食卖回给百姓,避免粮价暴涨。

所以从本质上讲,常平仓是个好东西,不仅承担着平抑粮价的作用,还能应对突发的各种灾祸,帮老百姓渡过粮食危机。

不过由于大宣朝政腐败,各地的常平仓,早就沦为了地方官员低买高卖的敛财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至于义仓,功能则比较简单。

那便是朝廷命地方官府将老百姓每年生产的粮食,强行抽成一部分,当做存粮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唐初不懂常平仓和义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两者都是粮仓。

当然,他还知道石是个计量单位,一石大概一百斤上下。

茕县的常平仓有三千石存粮,义仓也有三千石,加起来一共六千石,换算一下就是六十万斤。

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但仔细分析一下却刚好相反。

因为按照一个人一天吃一斤粮食来算,六十万斤粮食,仅仅只够两万人吃一个月!

茕县虽然是小县,但整个县的储备粮才这么点,根本说不过去。

“才这么点?”唐初皱眉思索了片刻,沉着脸质疑道:“茕县的粮仓,是一直就这么点存粮?还是最近的情况?”

“咳咳……大人明鉴,是最近的情况!以前光是常平仓,存粮最多的时候,足足有八千石。”史易得知道没法蒙混过关,果断甩锅道:“不过开仓卖粮,并不是下官的主意,而是知州大人下的命令。”

“知州?”唐初闻言,心里立刻想起那位素未谋面、却给自己送了一盒东珠的屏城知州,当即问道:“你是说邹达福吧?”

“对对对!正是邹大人!”史易得连连点头,继续甩锅道:“屏城下属几个县开仓卖粮,都是邹大人下的命令,卖粮所得的银子,全都经他的手交给了朝廷。”

“经手?那他捞的可真不少啊!”唐初自言自语一句,忽然转回正题道:“六千石粮食,我要五千石!”

史易得闻言,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脸色一白,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大人您最多只能挪用三千石,不能再多了!”

史县令如此激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他不是心疼公家的粮食,而是怕出事!

因为地方粮仓的存粮,都是设有警戒线的,假如被人发现存粮数低于警戒线,然后悄悄向朝廷举报,朝廷肯定会进行追查。

一旦开始追查,他的乌纱帽和脑袋估计都得搬家!

所以为了自保,他只能硬着头皮和唐初讨价还价。

唐初看到史易得脸色煞白的样子,猜到自己的要求肯定触及了对方的底线,果断大方道:“好!那就四千石吧!三天后的黄昏之前,你把粮食运到渡口镇东面的林子里堆放好,我就帮你搞定裘泰平的姐姐!”

“四千石……堆到渡口镇东面……的林子里?”史易得闻言,面露为难之色,心里却再次大吃一惊。

要知道。四千石粮食不是小数目,光是用大车装就得好几十辆。

就算他能抓紧时间安排人手,把粮食运到指定的地方,可是眼前这位百户大人,要怎么才能把粮食运到北方去?

难道说,飞鹰卫的能耐,已经到了他无法想象的地步?

惹不起啊!

“有什么问题吗?”唐初听到史易得的嘀咕,沉着脸反问。

“没有!没有!”史易得闻言,连忙摇头道:“四千石就四千石,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准时将粮食送到。”

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县令大人也只能豁出去了。

四千石粮食虽然事关重大,但是按照目前的粮价,派人去百姓那里‘收购’一下,也就花个两千两银子。

这个价钱,跟唐初退还给史易得的谢礼价值基本相当,就当是破财消灾了。

事情谈完,唐初便不再逗留。

“记住!三天后的黄昏,必须把粮食送到!粮食送到,我就去无相剑派替你摆平裘安宁!送不到,你就自求多福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