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不宋> 148 梅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8 梅雨(1 / 2)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四五月的江南,进入了梅雨时节,大半日子都是见不到什么阳光的。

偶尔会暴雨如注,但更多是毛毛细雨缠绵不停,如飞絮,似烟雾,温婉恬静。

顾青迈步走出衙门,踩在冲刷一新的石板路上,仰起头,俊美的脸庞迎向雨丝,希图能将脸上的阴郁洗去。

近两个月来,为了新佛牒之事,他承受了太多压力,有来自民间的,更多却是朝堂的。

虽然燕王的策略很有效,皇城司在具体操作时也动了许多心思,但这种从他人身上割肉的行为,注定不会太顺利。

佛教根基深厚,影响力无处不在,对于新佛牒政策,和尚们并非甘心接受,即便在情势所迫下给了钱,依然会使尽浑身解数给皇城司找麻烦。

就算祭出了‘有奖举报’这个杀器,有效阻止了僧尼在明面上使坏,可却防不住他们背地里施放暗箭。

民间的口碑,顾青可以不在乎,毕竟皇城司以前没有,也不需要好名声,但来自于大臣们的攻讦与弹劾,却对皇城司造成了实质性的打击。

就在昨日早朝,右相董槐向赵官家奏请,敦促官家应当象越王勾践那样振作起来,要设法自强,勉励边将,加强边防,提拔人才,不拘升迁的旧法。

这个施政纲领虽然算是老生长谈,但如果能切实施行的话,对改善大宋的政局也是有效的。

然后他又郑重提出,当前有三害不利朝政,一是宗室亲戚不奉法,使朝廷失去威信,二是执法大吏久于其官,擅作威福,三是皇城司不管理士卒,士卒骄横。

也就等于是说,董槐认为具体的行政就该从除三害入手。

宗亲不奉法,在皇权时代是普遍存在的,大约也就是轻重之差,而此时也确实比较严重,不过约莫也有影射燕王的意思。

后面两条,特别是第三条,完全就是骑在皇城司脸上输出了。

虽然碍于燕王,大臣们不会直接对新佛牒政策说三道四,但旁敲侧击,从别的地方抓毛病,也足以给皇城司当头棒喝了。

虽然赵官家并没有当庭表态,但事后还是给顾青发了一份满篇严厉训斥的敕令,命他严格约束皇城司所属。

单单只是赵官家的训斥,即便让顾青灰头土脸,但撑一撑也就过去了,他更担心的是后续来自于文臣们的集体针对。

“嗒…嗒……”

马蹄声唤醒了雨中沉思的顾青。

亲从官牵着两匹马来到他身后,“提点,我们要去哪里?”

顾青翻身上马,将斗篷的帽兜翻罩在头上,紧了紧束带,“去东卫营。”一夹马腹,蹿了出去,融入了雨雾中。

赵孟启暂时还没有给燕王卫军立正式番号,因为军营设在城东,另外也有东宫之军的涵义,所以被大多数人简称为燕卫或者东卫。

到了军营,虽然顾青有随时可以面见燕王的令牌,还是经过了严格的关防查验才得以进入。

当他徒步走到校场时,便看见一个个豆腐块一样的方阵,整齐的列在雨雾之中,阵中的士兵犹如雕像一般,挺直地站立着,一动不动。

阵列之间,戴着金色袖标的教官,手持教鞭游走巡梭着,但凡发现有士兵动作不规范,闷头就是一鞭。

两个月下来,五千兵员分四批招募,第二批是在第一批训练十天后,同样也是五百人,靠着以老带新一对一,很快也适应的训练节奏,接下来的第三批就是一千人,最后一批三千人。

前面三批两千人还好,都满足了识字要求,到了最后这批,就有大半不识字了,需要等度过新兵期后,再进行识字教育。

点将台中间,燕王面对着士兵,同样也是站得板正,除了眼睛,身体其它地方也是一动不动。

赵孟启并没有在军中搞人人平等那一套,反而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并不妨碍他用以身作则来带兵练兵。

军中所有的训练方法和战术动作,都是他参考曲墨轩这些老将的建议后亲手制定,并且身体力行带头示范。

从招兵第一天开始,赵孟启基本就没有出过这个军营了,他个人的训练强度是所有人里面最高的,这也是没有任何新兵敢有怨言的原因。

在赵孟启身后,是曲墨轩和常庚等宿将,他们比较自由,并不需要陪同训练,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观察,发现问题后便向燕王提出建议及意见。

老曲现在看向赵孟启的目光中,全是钦佩及赞叹。

起初他对燕王的训练方法很不以为然,就像现在这个立正,傻傻呆呆一站就是半个时辰,都不知道这玩意练了有什么鬼用。

可渐渐他发现,包括立正在内,这些军姿,队列,行进等看来简单而枯燥的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