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大军压境,竟是因为内阁赵大学士还有状元公贾环和太平郡郡守冯奇这师徒三人,侮辱诋毁金国所致。
只要大夏交出这三人来,并且赔偿百万两银子,五百万石粮食,金国便会退军。
这个消息一出,京城百姓,顿时群声鼎沸,议论纷纷。
有些胆小懦弱的,便言道,既然这三人得罪了大金,交出这三人并且赔偿金国一二,金国便会退军。
既是如此,那就将这三人交给金国,然后再赔偿他们就完事了呗!这样金国就会退军,大家照旧可以过安稳日子。
当然也不乏有识之士,觉得断不能答应金国的要求。
一旦大夏答允了这个要求,便会让金国觉得大夏软弱可欺。
有一就有二,下一次金国士兵再来,继续要其他人并继续要赔偿,大夏给还是不给?
一直这么给下去,岂不是割肉喂鹰?
一个连自己自家臣子都保护不了,必须要交出臣子卖人求安的朝廷,如何才能让臣子和百姓对其有归属感?
与此同时,宁国府中的贾环,也得知了这一消息,贾环顿时有一种哔了狗的感觉。
不用问,贾环也知道,金国要他们师徒三人,必然是和保守派有所勾连。
然则他隐隐感觉,金国之所以配合大夏保守派,为的怕不仅仅只是为了阻止大夏变革而已。
与虎谋皮,必受其害。
那些保守派老大人们,难道会不懂这个道理?
然则他们利益熏心,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
正如同明末时期的满朝文武,当时朝廷已经入不敷出,连军费都拿不出来了。
崇祯皇帝号召大臣们募捐,结果这帮家伙一个个哭穷,然后如同打发要饭的般,每人掏出百八十两银子敷衍皇帝。
结果等李自成闯入京城之后,将这些家伙一个个抽筋扒皮,从他们家里起出不知多少金银财富来。
先前,明明他们每人拿出十分之一财富来,便能抵挡得住叛军。
然则他们就是舍不得,等叛军入城,他们身家性命,全部葬送。
这就是大臣们啊!
在贾环看来,大夏国的臣子们,和崇祯朝的那帮大臣,有的一拼。
这让贾环有种不妙的预感。
他觉得,在变革派和金国联手推动之下,极有可能他们师徒三人,最终真的会被交给金国。
不要看白日的时候,崇康帝怒斥金国将领,断然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
然则目前还未到紧急局面而已。
一旦到了危机时刻,所有人都是可以被牺牲的。
而贾环觉得,最终几乎必定会走到这个局面。
正如莫非定律所言,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贾环不得不朝着最坏的情况做出打算,如果此时不展开自救的话,最终就有可能会被这帮脑残的家伙给坑死。
想到此处,贾环叫上墨大等人,命他们带上一个箱子,先是出门去了东宫。
再和太子一番商谈之后,贾环从太子处借来一块令牌。
然后贾环带着令牌,直接来到城墙上。
接下来,贾环在城墙四周奔波了一圈。
用墨家为他打造出来的望远镜,开始观察金军的部署情况。
此时,二十万金军,已经将整座京城团团包围住。
贾环将四面城墙外金军的部署情况绘制出来,包括每面城墙外,大约有多少金军。
他们的安营扎寨情况,还有兵力部署,他们部署的薄弱环节何在。
薄弱环节是必定会有的,二十万大军虽然不少,但是他们的部署必然会有侧重点。
不可能将二十万人均匀地分布在京城四周,这样的话,一旦大夏军队从其中一道城门冲杀出来,他们一时之间,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而这些薄弱之处,必定不会在城门之外。
只会选择部署在城墙的位置。
这样,即便大夏军队冲出城门,一时也无法冲击他们的薄弱位置。
而想要从城墙处用绳索吊下士兵,也难以集结大量士兵而不被金军所发现。
因此,即便金军的部署有其薄弱处,大夏军队也很难冲击这些薄弱处。
薄弱处自然也就不会成为其弱点。
不过贾环想要做些事情的话,倒是可以利用这一点。
而最后,贾环对金军囤积粮草的地方,进行重点观察。
让金军退军最好的办法,就是烧毁其军粮。
一旦粮食被烧毁,他们就不得不马上退军。
不然的话,他们这二十万兵马,极有可能会葬送在大夏。
不得不说,金国这一次带来的军粮极多。
足够二十万金军支撑两个月之久。
而二十万金军,不可能带着这么多粮食行军还如此迅疾,还能够顺利穿过大夏的三道防线,神不知鬼不觉地直接来到大夏京城之外。
只能说,大夏境内,必定有军方与其勾连,暗中提供粮草给他们。
金军方面,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们将粮草囤积在一片平坦之处。
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