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霸王!> 第六十四章 治理江东的政治、经济、货币制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 治理江东的政治、经济、货币制度(3 / 3)

/br> 张昭翻了几页,找到刚统计好的数据:“将军东据长江,收流合散,营中所有船只大小共四百余艘。每次往返可运输三千余人。”

每次运输三千余人,不用一个月,就能将孙策部下男女万人从历阳、牛渚营一带转运到吴县。

尤其这里面的历阳难民,吕范在历阳开仓放粮,有壮男、壮女各数以千计,在历阳已然安置不下,正适合运送到吴县与将士一同安置。

所以孙策笑着对张昭问道:“将士、工匠、难民皆欲安家立业,子布以为其安家之本是什么?”

张昭若有所思,他才可经邦,很快就将这一切的脉络联系起来:“将军是打算给将士和工匠分发新币,让其持币自行到官府兑换所需粮食、布帛?”

没错!

这就是孙策一直酝酿的改革货币之法。

如今大汉积重难返,天下货币乱成一团,如果在原有体制内修修改改,孙策这点实力投入进去,完全是杯水车薪。

所以他干脆不破不立,另行一种新的货币。

孙策自信的说道:“我们不再推行五铢钱,半两钱之类按称重计量的铜钱。而是推行新币,统一为江东通宝,货币等值通行,不再计重称量,改按数字计算。”

“我打算给士兵、工匠皆发放薪俸,一名士兵月俸150钱。然后钱价以粮为锚定,一石谷粮30钱。”

孙策确定这项货币制度可以推行下去的,因为这几乎就是简化版的粮票、布票制度。

但他又对增强孙策实力有其他几项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就是这成倍数的放大了孙策的后勤实力。如果按大汉通行的俸禄制度,给一名县令发粮一个月一百石,一名士兵发粮一个月五石。

孙策目前的后勤储备,只发两个月的俸禄就被清空了。

但事实上,无论县令还是士兵根本都用不了这么多的粮食,他们取回家中也是储存起来。

只要让他们相信,拿着新币到官府曹司就必定能兑换到相应的谷粮布帛,他们就能够逐渐认可新币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钱粮布帛都还保留在了官府手中。在实际上,等同于孙策手中掌握了更多的财富。

而另一方面,这乱世当中,谷粮和布帛也是堪比金银的硬通货。以这两样作为江东通宝的锚定物,可以产生跟金本位一样的效果,膨胀官府手中的财富总值。

只要新币能够在吴县境内流通,就一定会豪强、商队逐渐认可其价值。

孙策的目的很简单,只要新币暂时可以通行,哪怕在吴县境内小范围的通行就足够了。

一个稳定且运行良好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逐渐淘汰江东其他货币。

孙策对此有绝对信心,因为其他郡县境内,货币体系都已经崩溃,处于钱货不通的状态,他们拿头跟吴县的经济体系对抗?

而如孙策和张昭所言,构建江东政治、经济甚至货币体系的关键,目前都在于军中,在于军中上万名将士。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