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都市言情>布衣首辅> 第二百九十一章 君臣相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君臣相得(3 / 4)

臣建议学习两年毕业的可授哨总、队正,学习四年毕业的可授把总、镇抚或司马。

这时桃娘已知楼上那位不是什么王爷,而是当今天子。她忽闪着眼睛想想,走过去行个万福,微笑说:“这时辰,想必那壶里的酒已是尽了。”

制作精美,超过了臣见过的前朝以来所印任何交子、会票。不夸张地说,民间如有人想要仿制,除非他家财百万。

从这些数字里,陛下可以看出这种平衡是何时、怎样被打破的。

“具体的嘛……?”李丹拉长声音,然后眨眨眼:“陛下何不造船、修路?”

“造船?修路?”赵拓又莫名了:“这和解决这三件事有何关联吗?”

赵拓抬头,见一轮半月正好落在望月亭的亭柱中间,笑道:“卿这小院甚好,只可惜那水榭尚未得名。”忽然心有所感,大声问:“可有纸笔??”

也正因此,逐渐导致了北贫南富现象,北人对南人的怨望逐渐加深,这就是为何江淮大起之后镇压军队中有大量北人的缘故。

“有啊!”李丹点头:“北贫南富、东贱西贵,长此以往南北差距更大!武人多出于北、文官多出于南,其间天堑无非长江、淮河。

当时北方行世侯制,管理严密、多行胡法,人皆崇尚习武从军获取官职。南地则粗放宽容,只要不造反干啥都行。

厄古人对汉学的态度仅限程朱理学范畴,连诗赋都被剔除科举科目,这样的结果导致文人思想僵化、局限。

但最后南方在厄古上层的压制中始终无法获胜,直到江淮暴动蔓延全国,文人看到了借机推翻厄古人统治,重新建立汉人权柄和文化统治地位的可能性。

东部物产丰足、价格低廉,运到西边就是几十倍的利润,勿论是盐还是铁器、衣裳都是如此。所有的这些着落在一点:交通!

哦,说句题外话,前两天臣奉旨去工部,看了他们制作的债券铜板和六色套印的机印小样,很不错!

“大战之后百业凋零,世家大姓自南宋末至本朝初已风雨飘零。唯有商贾之家富有,也有余力资助他人或培养子弟习文为官。这就造成了我朝不至于刻意贬低商贾的风气。

“呵呵,卿说得妙极,正是如此!”赵拓抚掌道。

再说交通,陛下可以结合这次发行战争债券的经验,发行交通债券用于修路和造船。修路、造船本身不是目的,强化全国驿路和邮政才是主要的!”

似这等技术还可继续完善,臣会上个折子请求建立新的印钞造币总局替代现在的宝钞司,主要承担钞币、税票、债券、合同契约及各种票据等高级防伪印刷品的印制、铸造任务,包括那个护照也由他们印制。

“没开玩笑?”赵拓瞪起眼睛。

国士馆不仅是锻炼个人体魄的地方,而且应该学习地理、火器应用、各级部队的指挥、战阵布置、军纪和军律,以及军人道德等等。

“知道、知道!”赵拓自觉失言,赶紧拱手,然后夹了一块糟鱼片:“这么说,这三件事其实起缘、本质似乎是一体的,可要怎么拨乱反正才好呢?

大臣们建议一条接一条,但朕总觉得这些条陈真要做起来颇有阻力,因为有利于一方必定就会损害另一方。”

然而即便如此,国朝初年的科举情况与当今根本无法相比!一百二十名进士,其中还有三个朝鲜人和一个安南人。可见当时汉家文化的凋敝到了何种地步。

比如占据凤阳(即当时的濠州)的郭子兴家就在当地拥有许多生意,导致他只想守家不想扩张势力。

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是朝廷策略从征服和占领转移到休养生息上来,但副作用是文官增多后,随着地位提高、权柄日重,他们开始出现高高在上的心态并对武职采取贬低的态度。

“君前自然是实话实说,哪有开玩笑的道理?”李丹又说:“我府里的朱庆是商会代表,所需人、物都可以为陛下调拨。

桃娘抿嘴一笑,袅袅婷婷地在楼梯口露出个头来,轻声问:“公子恕罪,奴婢来问声是否需要添酒?”

李丹忙问了几句楼下的各位如何安排的等等遮掩一番,让她下楼去了,这才把手摇着咧嘴:“我的爷,您可不能这么比,传出去御史还不做文章么?”

“嗯?你这个话里有话吧?”赵拓抬起头笑道:“有没有具体点的?”

又比如安徽刘福通,巨富大商之家,被钦差勒索后怒而起兵,还有湖北开布店的徐寿辉等。

李丹忙翻身上楼,须臾取来笔墨纸张铺在园中石板圆桌上。

他原以为皇帝只是兴致来了要给那水榭起名题匾,却不料赵拓将纸张竖过来,提笔先写了副对子,却是:桂枝蟾宫,一片清明当头月;橘井蔷,万种风流梦里人!

写完之后重又取张纸,才写了题匾是:静思堂。李丹一愣,心想明明是个水榭,怎的写做个堂??脑筋一转已明其意,皇帝这是告诉自己:

虽然朝堂风风雨雨,但是朕希望爱卿你要能处变不惊,看似身处其中,实则坚持本心、毫不动摇!

他连忙敛衣向赵拓深深拜道:“臣谢陛下教诲,谢陛下赐墨宝!”

赵拓哈哈一笑,撂下笔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