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咨见沈太监似乎难以启齿,急催促道:“请公公赶快说罢。”
“我看您笑了,”沈竟轻松地说,“看来您对此一样感兴趣。如果越公愿意,小人可向陛下提议,将……齐把领府邸设为行在。”
此话一出,齐咨不自觉地看向陆放轩;而郑师严却在旁擦了擦汗,眼睛四处乱瞟。
陆放轩低皱着眉头,表情严肃,双手捏紧了竹制的躺椅,发出干脆的嘎吱声。
“谢公公一片好意,”陆放轩有些不耐烦了,“此事直由您去做吧。”
沈竟嗅到了几分危险的气息,忙起身作揖:“小的必尽力而为,越公保重……告辞。”说罢,他草草地朝另两人欠个身,便匆匆离去了。
沉默半晌,陆放轩忽苦叹一声,揉着头上的白发,看着前面的白墙发呆。
齐咨腿都站麻了,可仍然紧缩着腮,像出洞的老鼠,不敢惹出一点风吹草动。他将脖子扭向郑师严那边。郑师严和他对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齐咨,你玩得这是什么把戏!”陆放轩登时一拍桌子,吓得齐咨浑身一颤。
“我前时多次嘱咐,这行在之争需要再观望观望,不必急于求成;你倒好,私下去找什么沈太监,非得要把行在定在我们这儿……他是柳党中人,虽多日卑躬屈膝,但毕竟是来探我们底细的,若见我与万党争功,柳贼岂不悉数得知!”
“您大可拒绝。”齐咨为自己找了个理由。
“拒绝就更不得了!他一听我的话,必猜度我内部有隙,上下不一!你这都不懂?”陆放轩大吼道。
齐咨闷头不语。
陆放轩喘着粗气,再次坐回躺椅之上,想着他以往种种的行径,闭起眼睛;待了片刻,仍不见他出声。
郑师严料他是睡了,便和齐咨使了个眼色,示意其赶快离开。
齐咨撇了撇嘴,闷闷不乐地点了头,然后从角门走出去。郑师严怕打扰了越公的清静,也踮着脚准备走开。
“这几日严防齐咨,”陆放轩突然说话了,他并没睡着。
郑师严觉得这话不太对劲,但还是恭谨领命,悄然退下。正当他走近正堂的门口,却隐隐听到陆放轩的喃喃自语:“看来我已经指望不上他了……”
万和顺的病终于好了。但在此之前,他让身在宫中的胡契代替自己写了一篇告示,经众大员的同意,散发到城内各地。这篇告示现在贴在墙壁上,内容如下:
‘谨奉建康郡王万和顺、越国公陆放轩及南京知府叶永甲之命,特告知百姓:本欲设皇帝行在于宫内,然其宫殿陈旧,久不居人,杂草众生,事事必有窒碍。而建康王府,则花园、议所、寝室俱备,足奉九龙之尊。随驾诸员,亦可令悉数进入。今布示众人,意在安民,勿再滋生谣言!’
百姓们围了几层观看,蔡贤卿也挤在中间。他初时不甚在意,然看到‘南京知府’的字样,便心中纳罕:‘此事关系南京安危,社稷安危,缘何不见他的影子?’
他走出人群,又想‘他既不曾言语,我何不拜访一遭,探其心迹?’他一拍掌,拿定主意,遂朝衙门里来。
“叶知府!”蔡贤卿笑呵呵地到了书房,大声喊。
叶永甲犹豫片刻,方才起身回礼:“哦,您好久没来了。”
“不扯别的,”蔡贤卿也不顾自己的身份,当面抽出一张椅子坐下,“就说说迁行在的事儿。这件事你都不想搭理似的!我想问问,你到底是什么看法?”
叶永甲苦笑一下,反倒问他:“蔡老先生对此抱何态度呢?”
蔡贤卿咧嘴大笑:“我这人您不了解?实话说吧,我不关心这个,但万陆这两家党人都把社稷存亡抬出来了,哈哈,狗屁!我只往廷龙你这里靠,那些杂七杂八的党人,咱全不放在眼里。”
“可您总要表明一下心迹,”他又将话头转移到叶永甲身上,“不然三党倾轧,犹如洪水之势也!”
叶永甲沉吟道:“这话我和卫先生谈过。我素来援柳党为势,不过假人之威;今日柳镇年亲自前来,我倒左右为难了。”
“为何?”蔡贤卿饶有兴致地问。
“他此行必定要致万陆于死命,若我不坚决附之,恐是性命难保。卫先生对我讲,‘柳镇年以军马入朝,残害忠能,杀人无数,殿阶血腥遍布,朝野乱至如此,百姓不享一日太平;此人有豺狼之心,若一心辅他,天下忠臣焉得苟活,南京不免陷入火海矣。’我想起这段话,总是心如刀绞……”
“廷龙不是尸位素餐之辈啊。”蔡贤卿见他那纠结焦虑的眼神,也严肃起来。
“若我去投柳党,和魏冲有什么区别?难道因为我挣扎这一番,便不会落得这样的名声?”叶永甲语气虽然决绝,但这些话像在质问自己一样,在怀疑的内心翻来覆去。
“此言差矣。”蔡贤卿为这个年轻的知府撑腰,“古来屈身事奸臣者多有之,终诛灭其党亦为不鲜,何必这般苛责呢?”
在叶永甲听来,这只不过是苍白无力的辩解。
“请您不用安慰我,”叶永甲一咬牙,“我投靠那样的奸邪,如何苟活于世?难道就没有第二条路?”
蔡戏子想了想,拍响了脑袋:“可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