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女生耽美>杏林长安> 与女郎辩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与女郎辩证(2 / 2)

不知当讲不当讲?”

另一位士子凑过眼来看,皱眉低声道:“葛三郎——”

姜南已笑道:“郎君请讲。”

“适才观小娘子诊脉、辩病均无错处,既是伤病后患,又是孩童,何至于用蜈蚣这样本就有毒之物做引?且还有乌梢蛇,广地龙,还有僵蚕......以虫入药,未免药性过重?”

这是质疑来了?姜南对任何学术意见都抱有敬畏之心,但这样明晃晃质疑到跟前还是有些不悦,一剂药没服用呢?“蜈蚣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熄风定痉,只要是风动抽掣或者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诸药无效者,用上蜈蚣,一般都能起到非常好的疗效。”

这话算是说到了这对夫妇的心坎里了,一个多月,可不就是诸药无效。

长存质疑是文化人的通病,这郎君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故而一旦生成某种见解,不容易改变,这便是人们常有的偏见。

“机理尚不明了,若大量服用......”鄢从鹤满脸赧色。

姜南眯眼笑了笑:“观郎君风姿过人,又刚听称呼郎君为‘葛三郎’,莫非是葛仙翁的后裔?”

东晋医学家葛洪,世称小仙翁,在他所写的《肘后方》中,提到一些传染病:天花,恙虫病的症状跟诊治,其也是药虫医学始祖。葛三郎也想认这位当祖宗,只得问道:“某,丹阳句容葛玄后人。”

原来是道教灵宝派祖师,精通的是符咒诸法、修道问仙。

“虽说神农尝百草,然而‘藕皮止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章太炎曾说:‘取法东方,勿震远西;下问铃串,勿贵儒医。’以太炎老夫子满腹经纶恃才傲物之辈,犹能屈尊“下问"于走方铃医,足见民间草泽医中间也蕴藏着丰富的良方妙技。”

即使是御医,也不一定比市井郎中医术高明。许多草泽医都曾创造了奇迹,有时他们救治的竟是太医、名医束手无策之症,患者则是达官贵人,以至稗史留名。

葛三郎被气一甩袖子,走了出去。

难得见到小娘子如此伶牙俐齿,鄢从鹤起了兴致,径直坐到桌案前,与姜南正面对坐,微笑着端起茶杯喝一口红枣枸杞饮子,笑道:“关于辨证和辨病问题,某想向小娘子请教。”

“不敢,不知郎君有何高见?”

“医术无派不偏,历代名家皆是偏性很大的医者。只崇尚辨证论治,仿佛一夜间消失了各派的特色。”

姜南抿抿嘴,“偏性正是长处所在。基于当时的气候环境,生活条件,和体质而提出的,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

“如今贫瘠之地,百姓生活贫困线上挣扎,吃不饱是经常事。所以普遍出现了脾胃虚弱,脾胃一虚,百病丛生。但富贵绅达,住高轩大屋,摆着冰盆,兴许还有美婢打扇,顿顿肉食滋腻。说来也奇怪,太穷太苦,脾胃也虚。条件太好,脾胃也虚。”

“医理便是如此,中人者,不病也。长寿之道,就在于克制。克制自己各方面的欲望,中正平和,心态安顺,自然比其他人要健康长寿,所谓情深不寿,便是这个道理。”

鄢从鹤点点头,长寿之道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可太难了。

孩童一剂药下去,那夫妇又找过来,姜南匆匆赶去看,孩童已经能发出声音和叫几声含糊不清的阿耶阿娘,但不能利索说话,跟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一样。

“病灶延治,还得徐徐图之。”

夫妇听完,感激莫名。

鄢从鹤也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殊不知,此间一席话,却意外的命中医学科举的命题。

桃花回来时,阿景绘声绘色跟她说着午时发生的事,颇与有荣焉地问桃花:“咱们小娘子如何?”

桃花点头,“若是葛三郎留的久一些就好了,最好下了颜面,无地自容科考,只可惜这孩童,小小年纪......”

姜南咬牙,照着憨丫头的脑袋使劲摁一下,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本事是越来越厉害了!

又恨恨地立志,总有一天,要开长安城最大的医学私学,让所有医者能有所学,学有所成,也不会再有人因延误治疗而徒增忧愁。

“小娘子,给你药钱!”

“好嘞!”姜南清脆地应着,把包好的药包递过去,告诉了煎服方法,收了一把铜钱扔进钱簸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