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们暂且在国都中安顿了下来。
奉天在照看梁国灾民之余, 也不忘让人出城去给陈国逃难来的人们送些粥米伤药。数量不多,但对那些逃难来的陈国人来说, 已经足够让他们活下去了。
梁王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借着通灵宝镜一举将国都上上下下的大官小吏再次清洗了一通。京兆府尹被查明与瞒报的官员并无牵扯,他也是被瞒住的,因此梁王并没有将他革职查办。
但他以治下不严的罪名, 罚了京兆府尹半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这一通大动作下来, 国都官员分成了两派。一派彻底倒向梁王,这一派多是些清官, 行得正坐得直,不惧宝镜;而另一派则人心惶惶, 似乎还在私下里谋划些什么。
对通灵宝镜深恶痛绝的这一批人,要么是奸佞弄臣, 要么是世家大族的话事人,他们不满梁王越来越独断的行事,竟在朝中有了些抱团与梁王对抗的趋势。
而这些人位高权重,平时行事又狡猾,几乎没留下什么把柄, 梁王一时半刻的也暂且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只能暗中盯紧了他们。
朝堂上的气息变得波谲云诡。
但这些都与奉天,与蓬莱神殿毫无关系。
奉天带着神殿众人与信徒们一连好几天都在照顾灾民。
神殿的小童儿们也都分批来旧巷子中打杂忙活过。
渔村出身的二十个小童还好些,她们本身出身就贫苦, 又生在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家里, 吃过苦也受过罪, 此时见到灾民们的形貌,也不至于太过惊愕。
但三个官家来的小神侍却不一样,她们第一次见到这样惨烈的景象。
尤其是惜辛, 她这几天越来越沉默,但每天去旧巷子里帮忙时,她最卖力。
惜辛来神殿后不久就成了所有小童的大姐头,这些天她带着姐姐妹妹们,把自己平时攒的糖果零嘴一股脑的给了灾民的孩子们。因此灾民们的孩子这几天下来,跟神殿的童儿们都认了个脸熟。
灾民们的孩子对惜辛这个风风火火但又格外可靠的仙童姐姐很是崇拜。
惜辛一点也不嫌弃灾民的孩子们身上的脏污伤口,她跟着大夫们学了包扎,像个小大人一样给灾民的孩子们上药。有她带头,神殿的小童儿们都跟灾民的孩子们相处得不错。
于是惜辛在跟灾民的孩子们的接触中,了解到了更多她从前想都想不出来的人间疾苦。
她隐隐约约的明白了,什么叫“子民”。
这些人,是她父王的子民,是大梁的子民。
惜辛对她的父王渐渐有些释怀,如果她是她父王,要照顾这么多的子民,说不定她也会顾此失彼。大梁里有这么多子民都得靠他照料,那他因此疏忽了自己的家人似乎也情有可原。
惜辛释怀的同时也在开始思考,这么多的大梁子民,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家里的孩子也不会挨饿呢
她父王忙得家人都顾不上了,也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饿得出来逃荒。
惜辛白天想,晚上想,却什么办法都没想出来。
其他小童儿问她怎么都不说话了惜辛便拉过姐姐妹妹,问她们,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不挨饿不受冻
小童儿们被难倒了。
这个问题,对她们这个年纪来说,还太复杂了些。
惜辛没有得到答案。
她跑去问奉天,奉天却只是温柔的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告诉她,说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暂时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送走了迷茫的惜辛,奉天微微叹了口气。
这些天,她有着和惜辛一样的疑问。
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
这哪里是一人之力就能做到的呢。
奉天虔诚的向神尊报告了自己的疑惑,但神尊却说,要解疾苦,需得先知疾苦。
还让她继续看,继续听。
奉天无法,只得先暂且放下思虑,埋头做事。
她带着神殿众人与信徒们照料了灾民们十来天。小半个月后,灾民们的身体渐渐将养得差不多了,梁王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说要开私库给灾民们做盘缠,让他们返乡去。
灾民们感恩戴德,在返乡之前还一步一叩首的去蓬莱神殿朝拜了蓬莱神尊。并朝着王宫的方向叩了好些响头。
他们拿着梁王拨的银两盘缠,和神殿信徒们为他们筹措的干粮,踏上了返乡的路。
跟来时的仓皇绝望不一样,灾民们回去的路上都有说有笑的。现在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乡不仅解了旱灾,还被免了一年的赋税,这一趟回去,迎接他们的就是丰收的粮仓。
灾民们还商讨着回乡后要在乡里修蓬莱神庙,还要给国君立长生祠。
奉天送灾民们出城时听到他们的讨论眉心一跳,连忙告知众人,国君的长生祠她不管,但神尊的神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