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已经从看儿子转变成看政敌。
武后怒不可竭“去将太子叫来。”
一旁李治巴不得儿子过来替他转移视线,“没错,快把这臭小子叫来”还是没吃过世家的亏,你拉拢世家做什么想要权力讨好父母呀
皇家没有亲情,更不要说大唐这个皇位更替伴随血腥的朝代,政治上母子二人摩擦越来越大,手段稚嫩的李弘被母亲接连打压毫无反手之力,眼看母亲势力越大。上元元年李治病情加重,对朝政有心无力加封皇后“天后”封号,从此大唐进入“二圣”临政时期。
在李弘看来,这预示着自己母后已经不甘心幕后垂帘听政,想要走到台前来。
两母子之间争斗还没到如火如荼地步就戛然而止。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二十三岁。
时年十四的太子被叫来,刚听见天音说出自己的死讯,他身体晃了晃脸色惨白。
“命太医前来给太子诊治”
太子猛然抬起头,就见到自己母亲冷着脸命令宫人。
母亲知道未来他所作所为还关心他身体
相较于未来的太子,才十来岁的少年李弘更加贪恋父母给予的宠爱。
然而他是太子,自小父母严厉对待他,只能羡慕地看着弟弟妹妹在父母跟前撒娇。
李弘死得突然,正史记载他自小体弱多病,似乎将他的死归于疾病,到了宋朝他的死因被归于他想跟武则天夺权,成为武则天做皇帝的绊脚石,于是被武则天一杯毒酒送走。
李弘只觉得背脊发凉,阿娘未来会杀了他
可实际上真是如此吗此时距离武则天登基为帝还有十五年,清溪却认为这时的武则天未必有想要做皇帝的想法,在加封天后前的咸亨二年,武则天和李治还让太子李弘留在长安城监国,留太子监国显然是默认他为继承人,可惜他在监国期间去看望了两个异母姐姐,没多久武则天遭遇了儿子的背刺。
这次背刺事件,让武则天意识到靠儿子不如靠自己,很快有了“二圣”临政一事。
李弘跪下,“是臣不孝。”
尽管这个儿子跟自己争权夺利,武则天也没有想要废除他的意思,因为武则天的权力来源于太子生母这个身份,李治虽然愿意让权,根本因为是受到疾病影响,他愿意退居幕后让武则天帮忙处理朝政,这不代表他没了权力,事实上在去世前一年他还能听取臣子意见下达指令。
在上元二年,皇帝皇后去洛阳巡游带上了李弘,这次巡游也有视察迁都洛阳的想法,自大唐建国定国都长安,长安人口剧增,古时候都是烧柴取暖,于是长安附近的树木日益减少,树木减少水土流失,田地跟着养分流失,显然到了唐高宗时期,关中种植的粮食已经无法满足这个国都人口所需,而不远处交通更加方便的洛阳成为迁都首选。
光幕画面出现了黄土高坡,又很快变幻成泥石流。
李治叹口气,实际上早在贞观初期关中就缺粮了,长安城地势险要,是防守的好地方,可也增加了运输的困难,再加上关中易旱,灞河水远不如南北时期,粮食运进来也不容易,往往消耗远超于运进来的那些。
若是迁往洛阳就容易了,当年杨广迁都洛阳修大运河也是这个原因。
长安城作为都城已经负荷不了那么多人口。
东宫中李世民盯着光幕若有所思,“迁都洛阳”
考察洛阳顺带出游还带着太子,显而易见昭告天下,太子位置稳着呢。
然而李治武则天二人没有料到,太子李弘会猝死。根据李治后来下发的圣旨,李弘得了一种叫作斎的病,后人考察这是一种肺结核的肺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显然是绝症,在洛阳时,李弘病突然加重了,大口吐血而亡。因死时像极了中毒,后来不少人深信他是被武则天毒杀。
朱元璋盯着光幕眼神一定,“抗生素”如何能得到
他的太子主标也是突然去世,若是有这抗生素
李世民也尤为渴望,“神药啊”连肺痨都能治愈,可不是神药
孙思邈想要询问抗生素的配方却面临没有金子的窘境,想到城中关于皇帝找他的传闻,他思考着要不走一趟
李弘死后很快武则天的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很有才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他的伴读。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王勃开启了自己倒霉蛋的一生。
李贤的太子之位只做了六年就被废除,起因是当时一个叫明崇俨的宠臣被杀,武后怀疑是太子所为,派人去查太子府邸,结果搜出了300余幅兵甲。
李治和李世民一样宠爱儿子,犹豫再三想要赦免他,但被武则天以“李贤心怀谋反,大逆不道,罪不容赦”驳回,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为什么这么痛恨这个儿子,要知道这可是她亲子
这就不得不提在李贤被废不久前,宫中有传闻李贤不是武后亲子,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