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2 / 6)

法虽然繁琐,但我们知道有法可依才能保护我们自身权益,最怕的反而是那种“莫须有”罪名和“欲加之罪”,完颜九妹一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断送大宋江山,大明叫门天子强加在于谦身上的“欲加之罪”直接折断大明脊梁,从此大明忠臣难觅,奸臣当道。

朱元璋什么诛九族就差指着他鼻子指名道姓了

还有能不能不要再提叫门天子了他对这四个字都产生应激反应。

真是造了哪门子孽,生下老四这混账儿子,老四那一脉又出了个朱祁镇这个奇葩,连累他这老祖宗反复被打脸

跟赵构、雪乡二圣相提并论,他大明倒了八辈子霉

永乐皇帝死亡视线再次对准孙子,朱瞻基低下头心虚道“孙儿真没想跟孙家妹妹复合”

“想都不准想”朱棣严厉道。

“这次打完鞑靼,你就回京去,先给你爷爷我生下几个重孙”再学那后世蛮夷皇帝康熙教育之法,他

宁愿后代养蛊,也不愿再出个叫门天子

不得不说叫门天子朱祁镇的存在对于朱棣这一脉打击太大了

朱棣压根不敢在评论区发言,就怕被他爹逮到一顿语言输出。

“爷爷,不打瓦剌了”

“你小子迷糊了瓦剌在鞑靼后面,先打鞑靼再打瓦剌”

秦法也有令人诟病的地方,比如乱丢垃圾要受黥刑,小偷小摸就要割鼻砍脚还会连坐,战时重典还说得过去,统一后再用难免严苛。这就等于一直在严打,我们国家也有严打的时候,但社会稳定后立刻给松绑了,秦却是从始至终,没有意识到高压给社会带来的隐患。百姓出门活得战战兢兢,怕一不小心违了秦法,这让刚归附秦的原六国百姓如何对秦有认同感六国百姓依旧以韩人、楚人、赵人自称,哪怕是秦朝堂上也这么分,大家原有观念没有转换过来,已经没有六国了,大家现在都是秦人。

秦王政皱眉,这有何不妥

只要不乱扔垃圾,不杀人,不做坏事,又怎么会受到处罚

正是因为严惩,才能震慑人

起码在秦境内,小偷小摸案件少得可怜。

秦法苛刻,但也很先进人性化,比如打死小偷没有如今的防卫过当,那时被判无罪,再比如见义勇为是义务,冷眼旁观反而犯法。碰瓷也不需要自己找证据,秦法有个罪名,诬告反坐。还有官府审判你不服可以上诉,光这一条起码它保障身处底层的黔首有冤可伸,敢问后世哪个朝代可以做到

除了秦依法治国,自汉武帝后都是独尊儒术,儒家讲究亲亲相隐,这跟法家提倡的大义灭亲相逆,后世朝代你去告状申冤,好家伙得一层一层往上告,想越级告状,打你五十大板能活下来再说。后世朝廷虽然不限制越级告状,可无形中制造了重重阻碍。比如明中期的“登闻鼓告御状”成为摆设,到清朝“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才能击鼓,违者重罚,可大多数百姓哪里有那么多千古奇冤也不可能允许盛世年间出现千古奇冤,无形中断掉了百姓申冤的渠道。

秦王政冷哼一声,他对儒家那套没什么好感,特别是吕不韦养着的那群儒家门客。

儒家想借吕不韦宣传儒家学说也看他肯不肯

秦王政扫了李斯一眼,说来李斯的老师荀子也是儒家,没想到竟然教出来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家弟子,也是有趣。

再回过头来看陈胜吴广口中的“失期法皆斩”就得先打上问号,请看下面这段视频,我们考古人员将竹简复原后发现有关于秦法中有关失期惩罚这方面记载。

光幕出现了一个个只有手指长如同“麻绳”一样扭曲漆黑的玩意,经过重重技术手段后,“麻神”舒展,变成一片片可以辨认是竹简的东西出现在世人眼前。

“这是竹简”李世民惊到失声。

刘彻盯着面前的竹简,也不相信这玩意两千年后变成那副鬼模样,更加离谱的是后世人竟然能将这鬼东西复原

出土的秦朝徭律有记载“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秦王政颔首,不错,秦法也不是不近人情,服役赶路因天气因素导致迟到是常有之事,宽限三到五日很正常,真晚了十日以上才会严惩。

翻译过来就是徭役迟到三到五天会被训斥,晚六到十天罚一盾,迟到十天以上罚一甲。这里的盾和甲是盾牌和盔甲的意思,同时这里惩罚的也不只是服役黔首,而是一队人。盾和甲对于黔首来说倾家荡产也买不起,哪怕分摊也不是小数目,这也是保证服役不是途中拖延故意迟到。

那么我们再回头来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那一声怒吼就很有意思了,陈胜吴广所谓的失期也只是迟了一晚未在朝廷限定期限前赶到,面临的处罚也很可能只是被训斥一顿,那么他们为何要造反

还能是什么

李世民嘴角露出神秘一笑,因为秦始皇死了呗

程咬金一拍大腿,“俺明白了,因为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