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三十四年,十一月初冬,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初雪,长乐宫,皇帝寝宫中几名寺人在往火盆中添加木炭,使得整个大殿在火盆的烘烤下温暖如春。
深夜,皇帝正在听旁边的伺候的寺人诵读奏章,皇帝最近这一年不知为何总是感到头晕目眩,奏章上的字迹也看不清楚了,即便是吃了张道灵炼制的神丹也时常偶感不适。
没办法,皇帝只得让身边的郎官教授寺人识字知书,诵读各地奏章,自己只要听罢点头称是,寺人便代其朱笔御批,如此一来,自己确实工作压力小了很多,只要点头是与不是,决策就行了,现在也只能如此这般。
近几个月来皇帝已经很少去上朝了,朝臣又不可能在内宫办差,他也只能依赖这些内宫中的寺人。
寺人诵读奏章声毕,皇帝缓缓点了点头,那寺人便小心翼翼的提起朱笔在奏章上写一个可字。
此刻皇帝不由得想起前太子在代理朝政之时,自己也是落得一身轻,可相应地,前太子掌握一定决策权后,太子一党的势力也是急剧**,他使了很多手段才勉强压制住了太子一党。
万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储君居然在自己赌命修炼之时起兵造反了,虽然事出有因,可为了维护社稷安定,皇帝也不得不忍痛赐死太子,想起公子穆白幼年时在自己膝下玩耍,他心中不由得一阵绞痛。
没有办法,最是无情帝王家,眼下虽然有合适的继承人安国君公子修,可经过太极宫之乱,皇帝再也不敢轻言立太子了……
听完寺人的诵读,皇帝疲惫的点头道:“你下去吧,今日到此为止,杨六,服侍朕歇息吧……”
寺人恭敬的捧着奏章,叩首退了下去,此时皇帝身边伺候的杨六手疾眼快扶起皇帝回到榻上准备就寝。
杨六自从攀上孙夫人的高枝如今才得以在御前伺候,他得势后,在这晋宫内的风头甚至稍有盖过内廷总管吕公公。
吕公公最近得了急病就只好由杨六代为御前伺候,杨六乖巧懂事,同时又是孙夫人推举过来的人,更是深得皇帝的信任。
杨六小心的服侍一脸疲惫的皇帝躺下后,皇帝微微一睁眼,吩咐道:“杨六你把丹药取过来,朕睡前要食用养气。”
杨六闻言,犹豫了半响自是乖乖取了锦盒过来,他虽然担心皇帝龙体有恙,可也不敢违逆皇帝的意思。
皇帝取出一枚朱红色的丹药服用下肚后,便沉沉睡去,不多时御帐中便传来轻微的鼾声。
杨六心道,最近张道灵配的这灵药还真是厉害,皇帝最近老是睡眠不好,导致性情乖张,时不时就要惩戒宫人,搞的内宫人心惶惶,自从皇帝服用了这丹药可是好了很多……
等皇帝休息后,杨六还要走皇帝身边值班一个时辰等皇帝熟睡才会招呼其他寺人前来换班伺候。
一个时辰后,杨六见皇帝熟睡无大碍,自是要转身离去,与来跟自己交班的寺人寒暄一番后,刚要转身离去。
忽然,皇帝御帐中传来一声暴喝:“啊!来人……”便没了声息。
这把杨六与那名换班的寺人惊的魂飞天外,杨六反应奇快,大步跑到皇帝御帐前,之见皇帝双眼紧闭,口鼻处喷出大量黑色血液,二人见此情形,面色苍白,如大祸临头一般。
杨六见皇帝胸口似乎微微起伏,应该还有气儿,猛然清醒过来,回头就对身边的那么寺人怒吼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国师。”
寺人战战兢兢,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出来,立即转头拔腿就跑,又听见身后一声杨六的暴喊:“对了,把太医院的那帮人也叫来……”
寺人闻言脚步一顿,连忙转首点头称是,杨六嗖的一声扔过来一只鞋子吼道:“还不快去……”
寺人只得苦笑着转头就跑……
刹那间,皇帝寝宫中就围满了人,太医也上前查看皇帝病情,其中张道灵这个国师也在其中,此刻国师张道灵已然全无往日的仙人出尘之态,他眉头紧锁,一脸忧愁,不知心中在担心皇帝的身体,还是在担心自己的前途与命运,他心里很清楚,一旦皇帝有个好歹,作为皇帝身边的宠臣,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此刻御榻旁,坐在皇帝身边的反而是太医令李太医,御前伺候的杨六也是面无人色的盯着御帐中的皇帝。
凭杨六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见李太医眉头紧锁,便知大事不妙,他已经暗中通知孙夫人了,不知道孙夫人什么时候才能到此处来。
正在此时,皇帝宠妃,孙夫人脸露寒霜,快步走到皇帝御帐前,寺人宫女见到孙夫人,纷纷上前俯身以皇后之礼行礼。
可孙夫人见到皇帝御帐上的黑血,即便那倾城之色,也不免被眼前的情形吓得花容失色,她上前对李太医颤声问道:“李太医,陛下到底怎么了?”
李太医见孙夫人来了,知道她如今算是后宫名义上的话事人,恭敬的施了一礼,悄声道:“孙贵人请借一步说话。”
孙夫人自是心领神会,跟着李太医走到众人身后,李太医叹了一口气,说道:“回禀贵人,陛下脉象紊乱,已是油尽灯枯之象,全靠国师的丹药药力吊着一口气,老臣已经无力回天。”
孙夫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