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都市言情>从1983开始> 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马海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马海马(1 / 2)

汪朔媳妇抱着孩子进里屋了,闲杂人等也撤了,就剩六七个作家外加郑小龙和许非。

他锵锵锵一顿讲,老马跟几人交换个眼神,继续问:“那你觉得现在搞电影有出路么?”

“分情况。大环境来讲,国内统销统购,演员能挣点,编剧能挣点,导演能挣点,但电影厂挣不着钱。一部电影的制作方挣不着钱,它还必须得拍,因为有指标。

这种制度在以前或许适用,现在已经过时了。所以从商业角度上,搞电影一点前途都没有。

但从艺术角度上,第五代崛起,艺术片大行其道,正是好时候。几位都是文坛大家,莫言老师珠玉在前,倒可以尝试一把。”

他没直白说,但大伙都懂,电影好成名,且是国际性的。

“那你觉着电视剧环境怎么样?”刘震云问。

“欣欣向荣啊,绝对比电影好。”

“这话有意思,电视剧不卖票,怎么还比电影好?”魏人问。

“传播形式不一样……”

这个涉及到传媒范围,他尽量通俗易懂,“电视剧虽然不卖票,但电视机的数量在成倍递增,据说现在几千万台了,将来可能过亿。而且覆盖面积大,市台百万,省台千万,央视11亿。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长,企业增多,竞争环境激烈。想出头,就得有知名度。

所以电视台和企业天生有一道桥梁,就是广告,这是二者的性质和需求决定的。那一天24小时,广告在不同时间段的效果也不一样。

当企业意识到,一部大热剧可以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力时,会捧着钱让你拍戏。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广告效果肯定最强。”

“……”

一番话惹得众人沉思,郑小龙道:“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你的作品得过硬,让企业有信心。”

“没错,胡同只是开始……”

许非比划了一下,郑小龙会意,那意思是:《渴望十六年》有这个潜质,题材的受众面最广。

过了半晌,马卫都问汪朔,“怎么样?”

“必须的啊,这小子是我见过最门儿清的一个。”

他又问莫言,“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

老马挨个问了一圈,达成一致,才道:“刚才不说找你帮忙么?是这么回事,我们几个准备成立一家创作中心,专门搞影视。目前有12位,都是文学界的。

我们属于跨行,除了朔爷有点经验,其他人都不懂。你和小龙有单位,不好加入,就请你们当个顾问,给指导指导。”

这话就很给面儿。

在座皆是大佬,他二十多岁的后生,说指导指导。

“……”

许非先看郑小龙,随即反应过来,对方既然在场,就等于默许了。他想了想,道:“几位老师说说这个创作中心,我先了解一下成么?”

于是老马开始解释。

这点子是侃大山侃出来的,汪朔和马卫都牵头,想搞一个文艺沙龙性质的创作团体。名字都起好了,叫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另有刘毅然、吴滨、苏雷、葛小刚等,共12人。汪朔是法人兼理事长,马未都是秘书长。

许非听的蛋疼,问:“你们算公司还是行业协会?”

“民间团体吧。搞公司、搞行业的话不方便,也拘束。”

“那你们自己投资么?”

“看看再说,刚入门一抹黑,所以才把你俩请来啊。”

得!

许非听完就俩字:玩票。

把故事变成铅字,是一种成就感;把铅字变成影像,又是一种成就感。这帮人就是新鲜,好玩,才弄这么个组织。

记 “我实话实说啊,但凡一帮人聚到一块鼓捣东西,除了志同道合,肯定也想挣点实惠。

现在剧本荒,电影和电视剧都荒,而老师们都是大家,写起来肯定有优势。

电影没什么说的,体制摆在那里。电视剧方面,倒不如咱们开开先河。市场化生产,按质量和需求往外卖剧本。”

“具体说说。”苏童道。

“比如我们觉得这个题材,观众肯定会喜欢,那就主动联系电视台。商谈妥当,我们出剧本,他们给钱。

或者说,电视台想拍什么剧,但是缺乏好剧本,我们也可以接这个活儿。

每集多少,按质论价。甚至可以把企业加起来,直接从赞助环节开始谈,争取各方都能获益。”

其实现在电视台拍戏,也照这个路数。关键在质量和需求,这么多作家在一块,天生具有影响力,而且主动性也很关键。

海马成立之初,非常松散,纯玩票。等《渴望》播出后,大家看到电视剧上限了,企业热钱也过来了,这才迸发出积极性。

从12人,发展到巅峰时的40多人。

不过后来解散了,主要原因是收益回笼太慢,比如一集三百块钱,要等播出后才给,得等个一两年。

还有作家极具个性,单独执笔还好,合作起来容易出矛盾,不好调和。

许非觉得挺可惜,如果真把海马发展起来,国内编剧的地位也不至于如此低下。

他想什么没人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