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夜。
公司早已下班,杂志社的小会议室里却亮着灯,许非、于佳佳、全体编辑以及西瓜工作室都参与了进来。
针对那篇《何谓主旋律》一字一句的研究,如何增删完善。案头上则堆着一摞资料,两个人埋首其中,专门负责与官方文件对线。
前面讲过,这种思想上的论调必须契合中央精神。不能一拍脑袋随便写,你得符合什么讲话、什么法,这叫有理有据。
更不能自己新造!
中央提出一个新思想,得经过多少人多少次的论证研究,才能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公布。如果中央没提,你在这巴巴****、八荣八耻,你特么想干啥?
顺序不能搞反!
所以写文章必须有依据,现在的依据便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倡导四个一切”这句话。
此刻,于佳佳又读了遍文章,道:“我觉得差不多了。”
“足够全面,再多我也想不出来了。”
“……”
许非也看了一遍,道:“把‘主旋律也可以商业化’,改成‘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
以后要注意,即便我们心里这么想,嘴上也不要说主旋律商业化,会惹麻烦。”
“好!”
于是又修改。
折腾到九点多钟,总算定下几篇。其中一篇在《新影视》发,其他留着反驳,或深入论述用。
“先到这吧。”
许非看看时间,道:“老于你带他们去聚一聚,费用公司出,这两天辛苦受累。”
“那我就长城饭店了?”
“行啊,天上人间都没问题。”
哇!天上人间!
七只西瓜大概是初代宅男,听了很兴奋,对参与这种事更兴奋。你说我一写剧本的,咋就写上大字报了?
“许总,您估摸第一个发声的是谁?”
“我哪知道,等元旦后再看。”
“嘿嘿,我莫名其妙的热血沸腾!”
“俺也一样!”
“行了,我先回去了,大家新年快乐。”
“许总新年快乐!”
他披上大衣,匆匆下楼,冬夜北风呼啸,地上积雪皑皑。
回到小区,里面灯光通明,由于住了很多老外,圣诞、新年的气氛非常浓。树上还残留着彩灯,随处贴着happynewyear。
许非去女朋友们家里,屋子温暖,张俪早备好了饭菜。
三口人极重仪式感,重大时刻能在一起的,尽量都在一起过。
可能气氛得体,喝了不少酒,小旭莫名又哭了起来。倒应了《甲方乙方》那句台词:互相说了许多肝胆相照的话,真是难忘的一夜。
最后相拥而眠,老老实实……1995年过去了,很怀念它。
…………
时间到了1996。
人们一如既往的期待春节,也只在年终岁尾的酒桌上发泄痛哭,第二天又无事发生。
时代、天下、星河、伊莲、隆达几家全部封账,核算资产,据说要发生一些变动。员工们稳如泰山,反正都是自己家的,变也是往好了变。
而在一片忙碌中,许非一直在等。
1996年的电影界,是从一纸文件开始的:
中央决定将分属各地方宣传、文化口的电影制片厂,统一划归广电领导。整个制片业都归入广电部。
这也是田领导、吴孟臣的改革之一,所幸被认可,实施了。
而发布的两天后,讨论声终于来了。最新期的《中国电影周报》发表文章,作者赵宝华。
“1987年3月,我从长影厂调到京城,帮助滕局长在全国电影会议上设计口号: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
同时被采用的另一个口号是三性统一,即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
现在,这两句口号成了整个电影界的指导思想。
恰逢八五过去,九五初始;恰逢中国电影翻开一个新篇章,我就主旋律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主旋律,本指音乐概念,引申为文艺作品中的主要精神。
我个人观点,主旋律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
它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曾经有过许多定义,但谁要说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是没有的……”
赵宝华这种电影师爷很有本事,将主旋律的概念,变成了“弘扬时代精神”。既然是时代精神,那肯定一个时期一个样。
他没做具体定义,或者说没敢。
此文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头,泛起涟漪无数。一时间各方电影人纷纷发文,主要针对三个命题:
主旋律是什么?
主旋律包括哪些电影?
主旋律和多样化该如何理解?
不光是保守派,改革派也有一些电影人,毫无惧怕的发声。
“如果主旋律指内容,多样化还是指内容,那本身就很矛盾。所以必定是,内容主旋律,形式多样化。
我们应当纠正对主旋律的狭隘理解,尤其是‘只有革命题材才是主旋律’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