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十三年冬,女真大单于葛尔敏倾全国之力挥兵南下,不过大半个月功夫,便渡松花江,破大平关,直逼奉天府,天下为之震动。
深夜,奉天府,辽东总督衙门。
此时已是子时三刻,天色漆黑,北风呼啸,但总督衙门仍然一片灯火通明,大堂里更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
奉天府所有六品以上的文官和武将,全都聚集在总督衙门大堂,每个人都毫无睡意,眼巴巴地等着李征定夺。
是战?是守?是逃?还是……降?
李征盯着桌上散乱的行军沙盘,脸色十分阴沉。
奉天知府刘兆君哭丧着一张老脸,战战兢兢道:“李大人,葛尔敏的大军已经到了回雁山,距离奉天府不到百里了,这可怎么办啊?”
季如雪踏前一步,沉声道:“葛尔敏远道而来,定然无法携带太多粮草,我们应该坚壁清野,死守不出,如今天寒地冻,他们拖不起的。”
林若轩点头道:“正是如此。”
副将严跃也拱手道:“李大人,四殿下和林大人说得对,我们应该死守奉天府!”
众武将纷纷点头:“是啊,是啊。”
李征并不吭声,只是死死盯着桌上的沙盘。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道:“我听斥候回报,葛尔敏此次挥师南下,总共带了十二万精兵,他又留了两万守着大平关,如今前来奉天府的,不过十万余人。而我的手上,足足有二十万精兵。”
知府刘兆君疑惑道:“李大人的意思是?”
“兵法有云,十而围之,倍而攻之。”李征缓缓道。
林若轩蹙紧了眉头,忍不住抬眸和季如雪对望了一眼,两个人都隐约猜到了李征想要做什么。
果然,李征深深吸了一口气,陡然拍案道:“留两万人镇守奉天府,我亲率十八万大军,前往回雁山迎击女真,打他个措手不及!活捉葛尔敏,收复大平关!”
季如雪登时急了:“此事万万不可!葛尔敏的情况我们并不清楚,如此轻率出击,犯了兵法大忌!”
林若轩沉声道:“李大人三思!”
偏将严跃也赶紧点头:“四殿下和林大人说的没错,末将的看法也是如此,千万不能贸然出击!”
李征十分不快地瞥了林若轩和严越一眼,又转头望向季如雪:“四殿下毕竟年轻,又久居京中,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自然不知道出奇制胜的道理。”
刘兆君谄媚笑道:“李大人说得极是,四殿下太多虑了。”
“可是……”季如雪蹙紧了眉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李征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四殿下太过年轻,以后多上几次战场,就明白了。”
林若轩冷眼看着李征,心里大概明白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征虽然出身世家,但并不是带兵打仗的料,六年前女真老单于挥兵南下,李征差点丢了奉天府,若不是萧图南半路回援,恐怕他连脑袋上这顶乌纱帽都保不住,这也是李征最大的心结。
如今,此人听说女真只来了十万余人,而自己却手握二十万精兵,自然跃跃欲试,想要以多击少,收复大平关,活捉葛尔敏,从此一雪前耻。
林若轩正暗暗沉吟,那边又有人劝了两句:“李大人,不可啊!”
李征厉声道:“不必劝了,我意已决,明天晚上整兵十八万,随我前往回雁山!刘兆军、严跃、季如雪、林若轩,你们几个带着剩下的两万精兵,好好守着奉天府,等我回来便是。”
知府刘兆军谄笑道:“下官谨遵大人吩咐。”
副将严悦不情不愿道:“末将遵命。”
季如雪没有说话,只极其失望地闭了闭眼睛,默默往后退了一步,林若轩轻轻握住他的手,安慰一般。
……
又是一场鹅毛大雪,飘飘扬扬,铺天盖地。
林若轩拎着沉重的食盒,沿着陡峭湿滑的青石台阶,吃力地爬上高大的东城墙。
他随手抹了一把脸上冰冷的雪粒,四下扫视了一圈,果然看见季如雪正站在不远处的箭垛后面,呆呆望着远方银装素裹的群山。
林若轩走到他身旁,轻声道:“殿下,吃点东西吧。”
季如雪的身子微微一震,终于回过神来,勉强笑道:“先生又给我送好吃的来了。”
“你最近两天都守在这里,我只好把饭菜给你送过来,无论如何,人是铁饭是钢啊。”林若轩一边训他,一边拂开箭垛下面的积雪,两人坐了下来。
季如雪打开食盒,只见食盒里放了两碟小菜,四个大馒头,还有一碗稀粥,只是天实在太冷,饭菜都凉透了。
林若轩稍微有些懊恼:“怎么凉了?我方才看见城墙下面有人烤暖炉,要不我下去热一热吧。”
“没事儿,先生做的,凉了我也爱吃。”季如雪毫不在意,抓起一个硬邦邦的大馒头便啃了起来。
今天季如雪的话比往日少多了,他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望着远方苍茫的白色大地,似乎心事重重。
林若轩自然知道他在担忧什么,便安慰道:“殿下别担心,这种事情,急也急不来的。
季如雪捏着手里的馒头,狠狠咬了咬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