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轻松些。
时迁一时没有说话,面上有些为难。
时父就朝着时母嚷嚷了一声:“老三不是个自私的,他既然没说,那肯定是不方便,或是他两兄弟不合适,你瞎问个什么劲儿?”
时母刚刚只是叫三两银子给激动地心头火热,话一下子就从嘴里蹦了出来。现在叫时父一说,也想明白了,就朝着儿子摆手:
“娘说话也没思考,要不行就当娘没说,迁儿你不用为难。”
时迁也不想叫家人误会,虽然为难到底是把原因说了出来:
“不是我不肯介绍提携两位兄长,实在是抄书这个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哪怕是我,也是在掌柜的那儿写了字,得了掌柜的认可才行的。兄长的字我是熟悉的,可能不太合适……”
时迁这话其实说得极为客气,那两人的字岂止是不太合适,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不合适了。
时迁的字是下了苦功夫的,俊秀美观。他两兄弟却不同,打小就对读书一道不开窍,真的就只是认识些字罢了。他们不爱念书,就更没心思练字了。
把时迁的字和两位兄长的字,放在一处对照,那差别之大,估计没人会说他们仨是亲兄弟。
话说到这儿,时母自然不会再强求。
*
再说时夏,她没能去成镇上,心里本就不爽,眼巴巴地等着她三哥回来能给她带礼物,结果也没有。
她先是难受,难受过后她回想自己是怎么把日子过到现在这样难受的?
想了许多,她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她三嫂身上。如果她没有招惹三嫂,她哥不会这么对她,她娘也不会现在整天盯着她。
尤其是她三哥现在开始抄书挣钱了,手里头有钱,而且以后肯定能常去镇上。自己若是一直犟下去没什么好处,她终于还是妥协了。
时夏又找了一回锦欢给她道歉,甭管她心里是如何想的,至少嘴上是非常有诚意。
先是对她从前所作不当之事认真跟锦欢说抱歉,悔过了一番,又保证再无下次,还想嫂子原谅她,再给她一个机会。
锦欢心里其实没多少气了。就像她之前想那样,左右不是自己的亲妹妹,好与不好也不必太在意,反正她自己不会吃亏。
这回时夏来道歉,见她态度还行,她也就抬抬手放过去了。
倒不是锦欢多么宽宏大量,而是之前那几次确实是时夏做的不对,做的不好,她不高兴不搭理小姑子占在道理上,旁人也不会说她。
但是,小姑子都来认真道歉了,若是她还得理不饶人,在公婆甚至是外人的印象就不大好了。
没办法,小姑子这种特殊的身份就是这么麻烦。
于是,锦欢和时夏算是暂时达成了明面上的和解。
时迁不知是不是看出时夏心里头还有些怨言,之后他特地去找了妹妹一回,告诉她不用担心嫁妆,当初娘给锦欢是出了不少聘礼,但是也不会短了她的嫁妆。
哪怕他娘那儿没有了,他也会想办法,她现在还小,叫她不用操心太多。
时迁这是还记得之前跟时夏聊天的时候,时夏当时就不小心表现出了对她娘给锦欢出了很多聘礼的不满。
那会儿时迁他没找到抄书这个工作,全靠爹娘在养,他没有底气给妹妹做出什么保证。所以,他那会儿什么都没说。
现在,他有工作了,马上也能挣钱了,立马就来打消妹妹的顾虑了。
他终究希望,家里一切都好,妹妹也能放下对锦欢的芥蒂,真正打心底里接受这个嫂子……
时夏听了点点头,但是也没他三哥保证过什么,但仔细观察,其实还是能够发现,时夏对着锦欢的戾气少了很多!
至于两人什么时候真的能够真正地关系融洽,只能说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也是要靠缘分的,她俩有没有缘分,慢慢看吧……
*
之后,时迁就开始了正式的抄书日常。
锦欢每天也都在一旁监督着,给他磨墨,给炉子加炭火,不叫他长时间坐着,不叫他每天花太多功夫。
时迁在这过程中也会给锦欢讲一些书中故事,偶尔说起历史先贤又会带出些当今的一些名人,或者一些朝堂政策,有褒扬也有不赞成……
锦欢能感觉出他于朝堂政策民生一道总是很热切……
但是,谈论过后他脸上又偶有黯然不经意间一闪而过,快得叫人抓不住,仿佛看错一般……
锦欢鼓励他,许是很快就有机会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