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
伴随着岳飞之死这震撼的消息传来,大宋所有人都震惊了!
不曾想赵官家居然在除夕之夜杀害了这位大宋名将,居然就是为了庆祝和金人求和,绍兴和议和其屈辱啊!
文武百官怒不可遏,再也顾不得君前失仪,所有人将赵构为了个水泄不通!
赵鼎,张俊,韩世忠,无数大臣一拥而上!
“官家,岳飞不该杀!”
“我大宋不求和!”
“君王若欲永保社稷,必须重视臣子之言。
愿陛下深思熟虑,以民众福祉为重,接纳谏言,方能国家昌盛。”
“官家,君王之道,在于明德,臣子之谏,利于治国。
愿陛下视臣子之言,勿忽其意,则国家幸甚。”
“臣等斗胆建议您,不要因一时的冲动或偏见而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决定。”
……
赵官家看到群情激昂的臣子,惊怒之下,朝后退去,
猝不及防,一跤摔到在柱子上面,然后,当场就见了红!
赵官家瘫软的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全程顿时停下的脚步,错愕的看着这一幕,一时间众人皆是惶恐不安。
还是赵鼎这个相公站了出来,对着群臣痛斥道:
“尔等莫非是要弑君,还围着作甚,还不快快散开,快去宣太医!”
“诺!”
弑君的名号一出让所有臣子吓得心惊胆战,群臣听到了赵鼎的吩咐,赶紧手忙脚乱一阵忙活。
随后,太医过来了,众人经过一番七手八脚的抢救,终于是救回了赵官家。
好消息,赵官家没死,坏消息,赵官家傻了。
这消息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文武百官纷纷松了一口气,这要是在殿上弑君的名号传出来,他们这些臣子还活不活了?
……
次日,吴贵妃一身戎装伫立在大殿之上,在她旁边是已经有些痴傻的赵构。
赵构在位之时,膝下唯一的儿子也在行军之中被惊吓而死,
所以,赵构就没有继承人,但他宫中有个养子。
而生母韦太后,则是被掳去了金国,更是不可能回国主宰朝廷大事。
赵构出了这种惨事,臣子们只好从后宫之中请出了知书达礼的吴氏吴贵妃,
遂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礼,为吴氏加封为皇后宝位。
而历史似乎开了个玩笑,宋孝宗赵昚居然阴错阳差的提前二三十年成为了皇太子,
当然,这是吴氏和相公们商议后的结果。
在另一个时空,赵昚生于秀州,初名伯琮,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生父为赵子偁。
绍兴二年,他被宋高宗赵构育于宫中,翌年改名为瑗。
绍兴五年,受封建国公。
绍兴三十二,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赵昚即位之初,锐意进取,平反岳飞,起用张浚,发动隆兴北伐,
试图收复中原,然而惨遭败北,不得已与金朝缔结隆兴和议,恢复了宋金之间的和平状态。
此后,他注重内政,整顿吏治,裁汰冗官,重视理财,赈济百姓,南宋呈现安定局面,史称“乾淳之治”。
赵昚也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最贤明的皇帝,史家誉之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一切私底下利益早就在朝堂外的小会上说好,
前一日,当事人有吴贵妃,张浚,赵顶,韩世忠,岳飞等重臣,还有小太子赵昚在旁边瞪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众人。
不知为何,他对岳飞特别的亲近。
……
而条件早已谈好:
吴贵妃支持北伐,赵昚成为皇太子,大宋坚持之前的策略,并且大胆运用岳飞在河塑之地串联,以图克复中原!
处死秦桧,并且将张俊流放到岭南!
于是会议的结果出来了,众人对于绍兴六年事变做了定性:
【官家受到秦桧秦相公的嘲讽欺辱,气急攻心之下导致脑疾病发,导致瘫痪在床。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特加封建国公赵昚为监国太子,太子性情淑敏,承袭国祚,永世繁荣。
临朝大小事务由太子总揽,然太子年幼,监国之事则由吴皇后负责垂怜听政。】
文武百官哪能不答应,他们可不敢背上弑君的名号!
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为了给大宋一个体面,也只能如此了!
秦桧:???
好好好,合着我的九族就不是人命呗!
最后,当太子监国时,所有的官员和贵人都聚集在宫殿里,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太监宣读着诏书,而太子则在宝座上庄严地宣誓,吴皇后则是在旁边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最后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太子赵昚监国,吴皇后垂帘听政,赵官家赵构负责静心修养。
岳飞,韩世忠领军北伐,倾大宋全国之力,在赵鼎赵相公和张俊张相公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旷世的复仇之战!
名号也很好听,就是为绍兴皇帝报仇!
在张浚和赵鼎的运作下!
刘光世被迫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