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的郡王用各种理由不肯进京。
哼,回头便在那些弹劾不法之事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不敬先帝的罪名革了爵位。
跪着哭的到底是抗不住坐着喝茶的。小一刻钟的功夫,乾清宫里的哭声就越来越小,慢慢就安静了下来。
不肯认罚的亲王开始各种花样的求饶,总而言已是不想被除藩。
朱由校则道:“你们不用与朕哭穷,说是不够花用才侵占民田的。太祖最初的时候,亲王只有二十五,初封亲郡王、将军加起来才四十九位,宗室只有五十八人,永乐年间是一百二十七人。
太/祖那时候定的爵位分封以及俸禄,朝廷是负担得起。可你们看看现在呢,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河南一省的全部税收,都拿去供养周王的后代都不够了。
不仅是河南,陕西、山西等省不也是这样吗?你们那一宗的人数,若是如实按照太/祖定的俸禄给,朝廷能支付得了的?啊?
你们还与朕哭穷?大明的耕地就这么多,每年地里的产出也就那么些,都是有数的。你们说说,用哪个省的税收填补给周王好?湖南的?陕西?还是湖北的?”
哪一省的封藩,在两百多年后的现在,繁衍出来的人数都不少了。说到宗室人口太多,朝廷负担不起了,所有的藩王都不接话。大明的国土就这么大,既往只要与天子哭哭穷,多少就沾点便宜的,但是天子把老底掀开了,可让人怎么接话呢!
而且这哭穷还惹来了大祸了。早知如此就闷在王府里不出来了。
朱由校停了一下,再扫视一圈,方继续说道:“现在皇家玉蝶上的宗室人口已经过十万了,大明王朝负担不起这么多的皇族了。
太祖按着民间分家的模式分封儿子,可是到哪里也没有分出去的儿子可劲地生养,回头再来主支继续再分的道理。你们说是不是?
你们呢再算算,你们与朕的关系是多少世了?有谁是没出五服的?还有再与朕来分大明每年这点儿收入的资格吗?
朕今儿就告诉你们,你们不肯除藩也好,朕这里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最好的处理法子。
既然当初是太祖按着民间分家分产的方式封国,你们要是不想除国也容易。比如说秦王一系的,从此以后就食秦王的永业田,生得多少与朕也无关。所有秦王一系分出去的郡王等爵位供给太祖分封的秦国供给,朕也可以按照太祖定下的亲王俸禄给。”
朱由校提议的这法子,别说被举例的秦王了,所有的亲王都傻眼了。
这比刚才的降为镇国将军的提议,更让有亲王爵位的人为难了,做主支哪里会愿意让本宗的所有人去封国吃自己,那生活水平得比镇国将军还不如了呢。
有郡王爵位的更不愿意回到最初的亲王封国下。隔了两百多年了,谁还认亲啊。有个镇国将军的俸禄,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
“该说的朕也都说给你们了,现在天下已经供养不起朱家子孙了,不想大明的百姓最后因为吃不上饭造/反,你们今儿就给朕签字画押,定下来选哪个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三位,追封亲王二十位,十六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十四位亲王因绝嗣而除封。至崇祯朝明亡,共计有亲王三十三位。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明代各王府先后封624位郡王,其中秦府封15郡王(南明另封1郡王),晋府封28郡王,燕府封1郡王(后升为亲王),周府封75郡王,楚府封20郡王(南明封1王),齐府封3郡王(后均废为庶人),鲁府封23郡王,蜀府封21郡王,代府封29郡王,肃府封10郡王,辽府封24郡王,庆府封20郡王,宁府封11郡王,岷府封27郡王,谷府封1郡王(后废为庶人),韩府封36郡王,沈府封28郡王,唐府封19郡王,伊府封8郡王,汉府封8郡王(后均废为庶人),赵府封17郡王,郑府封15郡王,襄府封13郡王,荆府封14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德府封19郡王,崇府封7郡王,吉府封7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徽府封24郡王,益府封40郡王,衡府封14郡王,荣府封8郡王,潞府封1郡王,福府封2郡王,桂府封2郡王。潭、湘、安、郢、梁、秀、兴、岐、雍、寿、汝、泾、景、瑞、惠等府仅传一世,未分封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