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都市言情>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92章 魏国篇,用水挟制诸侯国的霸主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2章 魏国篇,用水挟制诸侯国的霸主国(3 / 7)

却没有出海口。

另一个就是草原和沙漠面积占比高,优质土地太少,粮食产量太低。

魏国想成为霸主国,仅靠一个多亿人口是无法做到的,魏国坐在资源宝库上,油铁资源要什么有什么。

唯独缺了这两样。

魏国有钱,就开始建立实验室,研究化肥。

可以说,魏国出产的化肥,质量比大明的还要好,对于化肥的研究,魏国走在诸多藩国的前沿。

因为粮食问题是卡脖子的难题。

如果魏国自己不攻克难题,永远都别想称霸,未来只会成为大明的小弟,亦步亦趋的小弟,早晚会被大明一口吞掉。

所以呀,魏王朱见濬很早就在布局化肥的研究。

而大明换土,想用冻土里的黑土,换取黄土,给了魏国启发。

魏国也有大面积冻土区啊。

也可以换土啊。

结果,魏国专家发现,冻土层的土,不具备种植条件,根本不是黑土。

因为土壤的肥力是经过生物新陈代谢带来的,冻土不生存生物,就算有生物新陈代谢,也是冻在土壤外了,根本不能和土壤进行化学反应,导致土壤很贫瘠,达不到黑土的标准。

换土是不可行的。

魏国就在想,能不能人工制造出适合种植的土壤?

种植这个难题,不止魏国有,但只有魏国肯烧钱钻研,肯花大价钱去投资研究。

像沙漠区的那些国家,根本没法搞普通种植的,他们都靠附近国家供给粮食活着,也就是永远无法称霸。

魏王不一样,他也是皇后嫡子,又是皇族中最聪明的皇子之一,他从小就具备超凡的野心。

他爹从小就教导他,有野心就要有和野心相匹配的耐心。

没有耐心,野心永远是最没用的。

所以,建立魏国之后,他心心念念的就是粮食问题和港口问题。

港口暂时无解。

粮食问题却可以靠努力来解决。

哈萨克大草原上,土壤贫瘠只是一方面,土壤涵盖深度浅,植物根系无法扎根。

那就从冻土区挪出冻土来。

对冻土进行人工活化增加肥力,然后再铺在浩瀚的草原上,这笔投资魏国愿意出。

正好草原上土壤层少,增加新土,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

所以,魏国就从唐国进口大批大批鸟粪。

订单签订了。

但鸟粪怎么运进来呀。

魏国没有港口啊。

鸟粪不贵,运输成本也能接受,但如果用车子一车一车推,那成本可就恐怖了。

摆在眼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走波斯湾,经过隋国运进里海,而这段路需要用火车运。

一条是走红海-开罗运河-伊斯坦布尔-黑海,还要走隋国的藩国,再进入里海,也就运进来了。

第二条路运费成本要高,因为这是南美运过来的鸟粪,走波斯湾是最近的。

两条路都要经过隋国。

偏偏隋国和魏国还不太对付。

两国在领土上还有纠纷,但这点好说,请老皇帝出面,他再给隋国一些领土,隋国不至于在此事上下绊子。

因为隋国也很缺粮食,也想看看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等计划成功,他可以向隋国出售这项技术。

但是呢,选最近的路,成本会也直接翻两倍。

少量运输,魏国的财力能吃得下,可如果是大量运输,魏国财力可就吃不消了。

因为哈萨克草原实在太大了,要铺平这里的全部土壤,预计投资在500亿左右。

没看错,500亿!

如果有港口,也就100亿,没有港口啊,要走两段火车,全都靠人运,人工成本老贵了。

还得从冻土区开采土呢,还要制作人工土,都是钱啊。

其实哈萨克草原北面,魏国是有农田的,但这点农田,也就够一亿来人活着了,再多人就得挨饿了。

养活这些人,还是不怎么吃肉的情况下。

没看错,一个牧区国家,居然舍不得吃肉,因为粮食不够吃啊,肉是要拿出去卖的,卖掉换粮食。

魏国是大明最大的畜牧合作国,牧区生产出畜生肉,都卖给大明了。

整个魏国,最大养活人口数字在6000万左右。

但魏国翻了一倍,只能少吃肉来维持人口规模。

就这样魏国还鼓励生育呢。

其实,利用叶尼塞河的计划,是魏国率先提出来的。

当时朱见濬给老皇帝上疏,意思是大明不利用叶尼塞河水,就让魏国利用。

引叶尼塞河南下灌溉工程,是魏王先提出来的。

老皇帝在中枢一锤定音。

倒也没有只给大明北方使用,也承诺给魏国和中亚诸国使用。

在草原上种地,另一个弊端就是灌溉难题,中亚是极度缺水的,纵然有中华江和鄂毕河饮水计划,水源还是比较稀缺的。

重点是水源分配不平衡,使用不够充分。

朱见濬继藩后,就开始大规模植树,对于沙漠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胡杨林,谨防土地进一步沙化,同时减少放牧数量,进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