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都市言情>以财养官:我靠炒股升官发财> 第177章 互助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互助组(1 / 2)

茵秀的重建很快!

深圳的建筑公司承建了这个重建的工程。

钱是人家出的,人家安排自己的建筑公司,那是合理的。

而深圳的这个建筑公司,将“深圳速度”带了过来。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茵秀镇的废墟被清理干净了,还在原来的地基上,挖了五米深的新的地基。

这个新的地基有十多万平方米。比原来的茵秀镇要大三分之一。

眼下,建筑公司正在建房。

一天一百多套的速度,说出来吓人的。

不少的本地建筑公司的老板与技术人员,天天守在茵秀镇,就是偷学经验。

深圳建筑公司的经理说。再有一个月,茵秀镇的房屋就会建设完毕。

县城那边要迟一个月才能完工。

苬秀与县城,都是深圳的建筑公司负责承建。

看到这边都走上了正轨,曹云便下乡了。

他一个一个乡地走,一个一个村的看。

很快,曹云发现是一个问题。

那就是,利川地震后,各家的人口损失太大。

原本有五个人的家庭,只剩下两个人。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田地的种植,成了问题。

原来的五个人,种地都比较忙。

现在,只剩下两个人,怎么去种那么多的地?

各乡村都反映出了这个问题。

不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的生产就是一个大问题。

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曹云发现了有的家庭,在做农活中,忙不过来,会请亲戚朋友帮忙。

有人帮忙的田地,很快就做完了农活。

曹云的脑中一亮。

对呀,我应该这样做。

回来后,曹云召开了县委常委会。

会上,大家都提出了这个问题,都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否则,会影响到今年的农业收成。

曹云便提出了互助组的建议。

并且,在会上,详细地解释了互助组的情况。

农业生产互助组,是劳动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劳力、耕畜、农具缺乏的困难,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

它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实行共同劳动、分散经营。

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产量肯定是高于个体农户。

曹云解释道。

“农业生产互助组分季节性的临时互助组和长年互助组两种。”

“我们鼓励长年互助组积累了少量的公共财产。”

曹云还拿出了分析材料。讲明互助组与个体农户的区别。

通过曹云的讲述,大家明白了。

互助组与个体农户,在生产技术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上劳力、畜力和农具不足的困难,协作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农产品产量一般高于个体农户;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租土地、雇工剥削等现象的发展。

这时,有人提出,“这不是走回头路吗?”

另一个人说,“这就是农业合作社!上面会同意吗?”

曹云说,“不管是农业合作社,还是个体生产也好,我们是要从关键上解决农民的问题。现在的利川,已经不适合个体生产了。一家只有一个人,你让他如何去种田。”

这是一个客观的问题,利川就面临这个问题。

曹云继续说,“我们是提倡互助,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再说,我们开展互助活动,就不一定是走回头路。互助组没有改变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制,依然是狭小的分散经营。这是大锅饭吗?”

曹云的建议,很快,在常委会上获得了通过。

会后,曹云将互助自救的建议,写成了一个报告,传给了李文静,让她交给她母亲,再转去高层。

曹云心中没底。

如果上面的人反对,那么,自己的行为,就触犯了高层的理念。

到了那时,别说当大官,就是小官也别想做了。

曹云不是想出风头。他只是想解决问题。

一切在党的领导下,要每天三省,才能平安发展。

李文静收到了报告后,看完,心中也犯嘀咕。

这家伙,又出新花样了!

当出头鸟,不是一件好事。

李文静,马上将报告送给了她母亲。

主任看向,也拿不稳,便回了家,送给两位老人评定。

想不到,两位老人却很赞同曹云的建议。

人是活的,地是死的。

活人不能让死地难住!

于是,两位老人,找了七八个同样退下来的老领导。

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后,便合起来,向大红门写了一份建议。

在这个建议中,老人们认为,因地制宜,才是我党的一贯作风。在利川如今的情况下,个体农业已经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那么,利川县委的提议,是可行的。

这份建议书与曹云的报告,直接送到了大红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