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第162章 徽宗实现了超脱小目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徽宗实现了超脱小目标(1 / 2)

杨光华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解释明白、声音洪亮,满朝文武官员无不啧啧称奇:看,情况掌握得这么熟,数字计算得这么准,语言表述得这么清楚,不愧是天下第一才子啊!

此时的徽宗,脸色已经由开始的忐忑转为平静中略带欣慰和微笑了。这,就是他的秘书,这就是他亲自选来、并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即从新科状元提升到正一品官员的御用秘书。就这水平,谁还能不服?徽宗扫视了一下全场,又特别看了蔡京和两个发言者一眼,用一种十分镇定而威严的语调说道:“大家都听清了吧?明白了吧?不用再争了吧?好啦,就这样定了,新景灵宫要尽快开建,就叫景灵西宫。由宰相蔡京组织实施。”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又说新官到任头三脚难踢。蔡京去代转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没有烧三把火,因为此前他已经代理了近半年的宰相,对各项工作都已经摸得清清楚楚,相关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但既然转了正,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怎么着也得有点动静不是?三把火不必烧,但这头三脚却是不能不踢的。这头三脚当然就是说:走访考察调研慰问、拿到奏章的阅批权,新建景灵西宫。这前两脚,都是蔡京的创新性工作,也是蔡京执政长远规划和周密计划的关键环节。这两脚踢得很顺利,自然为他今后的执政开了路子打下了基础也创造了条件,第三脚呢,新建景灵西宫,完全是为了取悦徽宗,当然也是因为出业绩最快。这一脚,蔡京原本预想,可能会比较容易,但是却没想到遭到了一些大臣的抵触,多亏杨光华出面力挺,并以无可争辩的发言说服了众人,既给皇上和蔡京保住了面子,也给了蔡京巨大的支持。这三脚踢得总体算是顺利,也算得上漂亮,既满足了蔡京自己的意愿,同时徽宗很是满意,对他的信任和青睐又得到了加分。

对于这些情况,杨光华看得非常清楚,心里也很有数。他除了支持蔡京,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之外,密切地观察着蔡京的一行一动,也在观察着徽宗对蔡京上任以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他感到比较满意的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都在按他的设想向前推进。

自从杨光华大婚,蔡京正式担任宰相以来,徽宗感觉到了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惬意和舒服,一切事情都那么顺心顺意,顺风顺水。蔡京和杨光华两人,把朝政打理得一派稳定和谐、积极向上。而从各地上来的奏章看,全国的经济政治形势也都非常稳定,呈现出繁盛的景象。这也令徽宗非常满意,他把这归结为,一是自己选人用人正确。由此他想到了太后在世的时候,多次给他讲过的,当皇上最最重要的是用人。用对了人一切顺利,朝政安定,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第二呢,他认为是蔡京和杨光华两人团结一心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事情干得好,干得漂亮。这是在蔡京和杨光华的科学有效运筹下,各级官员各个部门精诚团结,配合默契,办事效率大大提高的结果。

这样的形势,跟章惇、曾布和韩忠彦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九月底的一天。瑟瑟的秋风吹进垂拱殿里,随风而来的菊花香气,幽幽吹入心肺,令人心情格外舒爽。现在徽宗已经完全不用阅批奏章了。重要的事项,都是他口述,然后由杨光华临摹他的笔迹,作出批示,或写出圣旨。杨光华临摹徽宗的笔迹,就是徽宗自己都看不出丝毫的区别。

凡是蔡京阅批的奏章,徽宗则一律让杨光华,在避开蔡京的情况下,也模仿他的笔迹,写上他的名字,再盖上他的玉印,即行下发。这样徽宗不用阅批奏章,他在垂拱殿的任务就主要有三项了。一是阅看杨光华筛选出来的重要奏章,然后对杨光华口述圣旨;二呢,就是读书;三是召见大臣,或者召集相关大臣商量朝中大事,有时也会见外邦使者。

这天,他阅看完了杨光华筛选出来的重要奏章,又递回给杨光华,把需要批示的,或者下圣旨的,他口述着,杨光华模仿他的笔迹写了下来。然后徽宗就问杨光华:“光华呢,你看我这亲政都快一年半了,朝廷的所有事项也都纳入了正规,特别是有你和宰相帮朕打理着,朕觉得格外轻松,也格外惬意,只是总觉得有什么遗憾。”

杨光华一听徽宗说有遗憾,他就想,皇上遗憾的是什么呢?必须抓紧搞清楚,以便采取得力的对策。他忙站起来,走到徽宗跟前,微微低着头毕恭毕敬的说到:“皇上,您是皇上啊,您是天子,大宋的所有都是您的,您有什么觉得遗憾的?什么需要的?不管是什么,哪怕是到天上摘月亮捞星星,臣也会跟蔡相尽最大的努力去给您摘给您捞。您有什么想法,您就说,您就下达旨意嘛。”

徽宗就是喜欢听杨光华说话,当然现在还有蔡京,但是相比而言,还是更喜欢杨光华说话,毕竟杨光华跟他同岁,是青年的嗓音,还类同于童子音呢。作为音乐音律的精通者,险情觉得蔡京毕竟老了,无论声调,还是音质也好,都没有杨光华的完美。所以,尽管二人都能说到他的心坎上,他还是更喜欢听杨光华说话。正因此,他就对杨光华说:“唉,登基快两年,亲政一年半了,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一直就没有歇口气儿。我这心里呀,总是装着太后在世的时候,给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