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影视:从一代宗师开始> 第217章 天下谁人配白衣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章 天下谁人配白衣(3 / 4)

家的恩怨。

但是,李玉堂是金利源的大东家。

在港岛是连港督都要礼遇三分的豪商。

每次经过刘郁白所在的烟馆门口的时候。

却都要给一块银洋供刘郁白维持生活。

从替李玉堂拉车的阿四,那熟稔的接钱扔钱的动作可以看出。

这种给钱已经形成惯例,显然不是一回两回了。

很多观众都认为,那是因为李玉堂过去与刘家是故交,不忍看到刘郁白饿死街头。

所以才会有恻隐之心。

但是后面,李玉堂误以为好友陈少白身死。

下定决心组建保镖队,保护孙文时。

第一个找到刘郁白,并拿出刘家的祖传玄铁扇为筹码,请刘郁白出手时。

两人之间的对话内容。

便能看出,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电影中对两家的恩怨,表现的极其隐晦。

若不细看,很容易就忽略过去。

罗横恰恰因为喜欢这部电影,当年多看过几遍。

倒是让他发现一些端倪。

其实当年,刘郁白的父亲被他气死,又看着心爱的女人死在自己面前。

心若死灰,于是将刘家的产业,低价转卖给了李玉堂。

这就是李玉堂发家的资本。

所以后来,李玉堂生意从扬州做到了港岛。

在港岛发现沦落为乞丐,每天变相惩罚自己的刘郁白。

李玉堂便每天给刘郁白一块龙洋,算作当年的补偿。

因为李家的家训,就是做人,做生意,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李玉堂觉得自己当年,低价收购刘家的产业,有趁人之危之嫌。

但是,如果事情看到这里。

便只能说,是看到了第一层。

还有更深的原因,便是李玉堂这个人,虽说是传统的儒商。

也恪守着李家的家训,做人做生意都留着一份良心,不像有些资本商人那样。

只要挣钱什么都干。

可是投机永远是商人的本性。

李玉堂一方面,即便身处港岛这样一个英国人控制下的自由港。

却坚持让家人都留着辫子。

这一点,从电影中,他儿子李重光在见自己的老师陈少白的时候的对话中,便可以看出。

李重光身为进步青年,信奉革命。

在面对老师的时候,因为自己脑后还留着辫子,深感别扭。

却因为是父亲李玉堂强行要留,他不敢违逆!

而另一方面。

李玉堂又一直在资助陈少白等同盟会的革命活动。

并且秘密出资支援同盟会的宣传报社。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一开始,李玉堂并不是什么进步革命党。

他的资助行为,也是一种投资。

并且还是两面下注的那种投机性投资。

李玉堂这种两面下注的方式,其实就是典型的传统儒家作派。

跟三国的时候,三方都有姓诸葛的谋士,完全就是一个手法。

几千年来,这些儒家的人,无论是读书出仕,还是经商下海。

所使的手段,基本就是换汤不换药。

也可以说,儒家从根子上,其实就是奉行着这一套明哲保身。

就比如山东衍圣公,那可是世代献降表……

所以,李玉堂给刘郁白钱的举动。

究竟有多少是因为良心,又有多少是因为有识人之明,看中了刘郁白身上的本事。

还真不好说。

后面他请刘郁白出山。

拿出刘家祖传宝扇的举动。

恰恰也证明了这一点。

刘家可是在扬州。

李玉堂打定主意,接下老友陈少白的遗志,组织人手保护孙文的时候。

可以视作一位有良心的商人,被大义所召,选择风险更大的豪赌一把。

那么,他第一个去请刘郁白,立即就能拿出刘家的传家宝。

就有些值得玩味了。

这只能说明,那把玄铁宝扇,其实早就已经在李玉堂手中。

他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先前没有拿出来,还给刘郁白。

在需要刘郁白卖命的时候取出,都已经说明了,罗横对李玉堂儒商两头下注的猜测,是立得住脚的。

李玉堂怔怔看着罗横。

片刻后才轻轻出了口气,摇头道:“那东西不是你的。”

罗横轻笑:“我也不要,我替刘公子讨的。

“李老板当初赎回宝扇,花了多少钱,我替他给你……”

李玉堂继续摇头:“刘公子与我乃是同乡,当年他将刘家产业卖给我。

“算是李某占了一份便宜,这把扇子,是刘家的传家宝。

“我不能随便将他交给外人……”

罗横点了点头。

笑道:“李老板说的不错,你也可以不直接给我,自己送到刘郁白手中。钱我照给。”

李玉堂这次沉默的时间更久了些。

最终还是不解问道:“为什么?罗先生与刘家有旧?”

罗横摇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