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特洛伊》上映的第五天。
罗伯茨-德尼面无表情的走进公司,对于左右两旁打招呼的员工都是冷冷的点头一下,并不多言。
身为华纳发行部门的高管之一,《特洛伊》的失利无论如何都躲不开责任。
推门,走进公司的会议室。
入眼既看到巴里-梅耶坐在会议桌的上首位置,其人似乎并没有被近日以来的不利消息所影响,依旧显得气定神闲,微笑着抬手示意他坐下。
“总裁?”
罗伯茨-德尼正欲开口,却被巴里-梅耶打断,“现在人来齐了,说说吧。”
会议室里,除了这两人,还有其他的几位部门高管。
“宣传经费的事,已经不再投入,现在各大报纸和媒体都是在报道电影的负面消息。”
嗯,一开始答应投入五千万用作宣发,先期花了二千多万,但眼看情况不对,剩下的三千万自然也不会再继续投入。
及时挽回损失吗,这也是为什么媒体方面一面倒的原因。华纳自己都放弃了。
“舆论转移方面呢?”
“皮特和caa等人比我们还要着急,他们已经出手了。”另一位高管汇报道。
“嗯,这次既然已经失手,我们不能损失太多的利益。”巴里梅耶继续说道:“海外方面,抓紧时间上映,线下市场也是,多拖一分,影响就越坏。”
“放心,我们的人已经在安排了。”
“那就这样吧,另外,通知莱曼,《百万美元宝贝》这个项目也需要规划了。”
“戛纳?”
“嗯。”巴里-梅耶倒是早有打算,“先参加几个电影节积累口碑,12月末北美点映,顺利争取颁奖季的声势,角逐奥斯卡,最后再大规模的公映。”
这倒也是业内非常普遍的运作手段,至于为什么选择戛纳,也是因为莱曼的身份。
如果他不是法国人,说不定会选择威尼斯电影节。
几人再度商议小会,这才散了会议。
对于华纳这样的巨大平台来说,面对项目失利,他们也很有处理的经验。
更何况《特洛伊》的发行方虽是他们,但制作方的资金来源却是多样的。
华尔街投行、基金会、乃至诸如b计划影业等工作室的钱才是大头。
论损失,也是他们最大,甚至华纳付出的只不过是渠道和一些时间精力。
当然,原本构思的项目没能成功,肯定是有影响的,就是没想象中的那般严重而已。
发行,作为整个电影产业的上游,可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概括的。
拿这次的事件来说吧。
无论最后的票房是多少,对比项目的投入又是亏了多少,却是要先弥补华纳的损失,然后才是其他的投资商。
这是真真实实写入到发行条款中的发行条件。
就连莱曼与派拉蒙、欧罗巴合作的项目也是。
如果票房是一亿,分给院线4千万,剩下的6千万先是计算发行方,最后才轮到制作方。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个项目明面上没盈利,但实际上发行方却还是不亏的局面能够发生。
当然,换个角度来想的话。
渠道本身就是资源的投资,这不赚甚至小亏,在发行方来看的话,就是大亏。
毕竟档期都是有限的,给了你这部电影,其他的电影就要往后挪挪,那不能从确定档期的电影赚到大钱,延后的电影或者说档期本身的浪费,也要综合到里面计算。
《特洛伊》也是如此。
表面上华纳在局面很难挽回之后,尽力的减少投入,甚至把答应好的后续宣传经费都不再支出,殊不知,这也是比较无奈的方法。
暑期档这么能赚钱的市场大盘,参与进去,却收获不了太多的票房成绩。华纳本身也很心痛。
但事情已经发生,这场“失利”又分明不是华纳最受影响。
是,渠道也是资源,但对比亏的更惨的制作方,和欲哭无泪的投资商,再看看华纳的话,这么一对比,又好像还过得去。
他们承担着最小的制作风险,真要局面惨淡,又拿着最大的一份补偿,也不免让人觉得霸道。
只可惜好莱坞的运作法则自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华纳这种已经习惯了风险你背,有钱大家赚的影视大鳄来讲,简直正常到不能再正常。
就算是自家的项目,华纳也很少独立承担制作的风险。
为什么,流动资金不够吗?
实际上,对于华纳这样的影视公司来说,永远不亏比大赚更重要。
它需要维持这样的局面,甚至拿出最好看的年度财报来稳住股东的心,甚至维持股市的稳定。
所以,早在电影上映之后,通过对放映的数据收集和对观众市场的前景预测,知道不可为之后,他们撤的比谁都快。
放弃的也是最早。
就连背锅的对象,转移视线的焦点也是由别人发起,他们顺水推舟即可。
不然,演员和导演,谁承担责任都一样,只要淡化华纳的存在感,达到目的就行。
果然,这一次是演员们联合起来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