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远山站在船头,眺望着远处波涛汹涌,起伏不定的海面,心里头同样澎湃翻腾。刚刚和长江水师相遇,把他吓坏了。
不过他的船只是最新式的海船,不但速度快,而且坚固,还安装了铜制的撞角,本身又比对方硕大,因此轻易撞毁,船只鼓足风帆,冲过崇明,驶入了大海。
水天之间,从褐色的黄水,驶向蔚蓝的海洋,在那一刻,韩远山突然理解了柳淳为什么鼓动出海。
真的,到了大海之上,才能体会那种波澜壮阔,日月之行,星汉悬空。此刻都在掌中一握,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
其实他早年也读过很多书,还想着辅佐明君,像刘基等人一般,官居一品,名扬史册……很可惜,他的仕途不顺,科举考不上,也进不了官学,当不成监生,没有法子,只能去商行当账房。
不过他聪明,好学,没有三年的功夫,就把别人几十年的本事都学到了身上。
从此之后,他获得了东家的赏识,渐渐有了名气。
山西不富裕,人口又多,想要过的富足,就必须经商。
而且山西还有个很容易忽略的优势,或者说不应该被称之为优势的优势……那就是朱元璋长期从山西移民,充实九边。
结果就造成了山西百姓,遍及边疆,这背后固然是许多家庭的辛酸泪,但确实帮了最早的山西商人一把,给他们提供了宝贵的人脉。
人在异乡,就需要互相照顾,要讲究义气二字
因此很多山西商人都会选择供奉关羽,把这位一千多年前的老乡,视作学习的榜样。移民,经商,供奉关……谁也说不清楚三义社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是有一点很确定,就是在洪武十年之前,就已经有人结社,渐渐的,三义社成了晋商最有实力的一群人,站在了晋商的顶端。
山西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精明,而且敢于尝试新鲜的东西。
柳淳提出了一大堆新的观念,还写了《国富论》,就在别的商人还保持怀疑的时候,晋商已经开始忠诚践行了。
只不过晋商并没有成为柳淳的忠实信徒,相反,他们有更大的野心,而且三义社最初也是厌恶大明皇帝的。
是姓朱的让他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老子才不会给老朱家当孝子贤孙,相反,我们要用手里的钱,去掌控大明朝廷,至不济也要给朱皇帝难堪。
……
韩远山很清楚晋商的心思,不过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
他已经在前往倭国的路上了。
撞船的一幕,让他心潮澎湃。
倭国有多大的本事啊?
一艘船是不管用的,可是徐家给他准备了十艘船,如果都是这么大的,都这么有战斗力。那可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没准老夫还能在倭国大展拳脚呢!
早就听说了,倭国遍地诸侯,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一大堆的村子罢了。凭着老夫的本事,抢一个“村长”当当还是没问题的。
“诸位弟兄们,都不要怕,只要到了倭国,我们就能为所欲为了。老夫是老了,可你们都年轻,咱们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朱元璋就是个和尚,他能当皇帝,咱们怎么不行?是不是?哈哈哈!”
这位老先生还发起了少年狂,领着一群亡命徒开始做梦了。
如果柳淳在这里,他一定会大笑三声的,发自肺腑的笑,绝不是嘲讽。
柳淳做了很多事情,除了看得见的变法之外,他还希望大明的百姓能从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教化里面挣脱出来。
变得尚武狰狞,积极进取。
一个亡命徒都有在海外大展拳脚的信心,这不正说明大明的百姓已经今非昔比吗?
当真值得浮一大白!
“师父,平安将军送来了消息,说是看方向,那艘船应该是往倭国去了。”
“倭国?”柳淳眉头紧皱,根据庆成郡主的招供,就是那个韩远山请自己去郡主府……他安排人刺杀柳淳的可能性最大。
如今他又跑去倭国了,真是好大的胆子,难道觉得倭国能保得住他吗?
柳淳微微冷笑,“平安怎么说?”
“他说发誓要追到天涯海角……假如真有可能去倭国,还请师父给他多派几艘战船。”
柳淳略微沉吟,立刻同意了。
“赶快派人北上,从登州水师,还有驻扎仁川的水师调拨战船五十艘,配合平安,去倭国走一趟!”
朱高燧眨巴眨巴眼睛,“我说师父,抓个逃犯,用不着这么多船只吧?您老不会是想顺便把倭国给收了?”
柳淳呵呵大笑,“这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要打败一个国家不难,可是要想征服一个国家,却要花费很多,以目前的国库,还是有困难的!”
“没有!”
朱高燧立刻摇头。
笑话,有什么麻烦啊!
“师父啊,咱们手里这么多肥羊,还凑不够军费吗!”朱高燧的眼睛都亮了,天赐良机啊!
赶快给父皇送信,对了,还有抓起来的这帮东西!
通倭!
这可是超级大罪,你们都牵连进去了,想要活命,就乖乖往出掏钱吧!
朱高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