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思的正蓝旗和镶蓝旗,到底该怎么处理?
现在给了大明的户籍,以后长的都差不多,没有个民族的区分,到时候怎么分辨出来洒杀?
难道承认他们也是大明的一份子?
可是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货在讨论如何干死多尔衮这件事儿上,比大明的文武官员们还要积极!
头疼,想不通。
但是崇祯皇帝对于想不通的事儿向来是先放到一边不管的,当下便对胡六七举杯道:“老丈说的在理,请。”
胡六七笑眯眯的饮了一杯后,又笑着道:“除了这一点之外,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想要移民实边这事儿,不好说。”
崇祯皇帝一愣,问道:“怎么说?”
胡六七笑道:“陛下想要让百姓移到辽东那边还有南洋那边,可是百姓们不愿意去啊。
这次大造黄册,确实能统计出来我大明的百姓有多少,然后迁移百姓过去,可是百姓们还是不愿意。”
崇祯皇帝顿时收起了刚才认为胡六七纯属吹牛逼的看法。
周树人说的对,高人在民间啊!
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真就是像胡六七说的那样儿,大量的百姓根本就不想着迁移到奴尔干都司和爪哇等地——连朵甘思和乌思藏还有辽东都不愿意去呢,更远的地方,谁去!
胡六七见成国公家的小国爷露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心中更是感觉爽的很,当下便接着道:“强制迁吧,迁的多了就影响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迁的少了吧,那些地方又会出问题,总之都很麻烦。
大造黄册之后,那些百姓家中的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们可以去啊,本来就没有他们的地,这下子不就有人了么?
至于说这些愿意不愿意的,其实肯定是不愿意,但是也总比一辈子啥都落不下好吧?小公爷可能不知道,有的那些个小二啊,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
崇祯皇帝一脸懵逼的望着胡六七——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
怎么朕感觉每一句话都听懂了,可是连在一起却什么都没弄明白呢?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的崇祯皇帝干脆拱手问道:“那依着老丈的意思,这大造黄册是好还是坏?”
胡六七眨巴着嘴道:“有好,也有坏,就看官府怎么办了。办好了就是好事儿,办不好就容易闹出乱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反正那些被陛下打下来的地方总算是能有百姓过去了,这就算是好事儿!”
继续听着胡老汉吹牛逼,崇祯皇帝的注意力却已经放在了鹿肉的上面——这玩意听说大补?
民间的东西吃起来,跟宫中的御厨弄出来的东西相比,就是好吃!就是香!
第二天天色一亮,崇祯皇帝就早早的起来,笑着辞了胡六七,带着一行几十骑跑路了。
一路疾驰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缓缓的停住了马匹,端坐在马上问道:“怎么样儿?昨儿个都打探出什么来了?”
朱刚向着崇祯皇帝拱手道:“启奏陛下,卑职昨夜守在陛下的房外,并没有打探到什么消息。”
熊森则是拱了拱手道:“陛下,臣昨夜借宿的百姓家中,共有子四人,但是原本只在官府登记造册了两人。
此次大造黄册,这家百姓连忙将剩下两字也给登记造册了,说是等着陛下什么时候再征发百姓往辽东等地的时候就把家里的孩子打发两个过去。”
关步则是有些纠结的道:“启奏陛下,卑职昨夜借宿的百姓家中,有子三人,有女两人,都已经登记在册。
对于此次大造黄册,这户百姓家中也是持着赞成的态度,打算把老二和老三打发出去。
只是,只是……”
崇祯皇帝好奇的道:“只是什么?”
关步咬了咬牙,才把心一横,开口道:“只是昨夜那户百姓想要拉郎佩,把他家的小女儿许给卑职。”
关步的话音刚落,其他几十个锦衣卫的家伙们就哄然大笑起来——锦衣卫百户被一家农户强行拉郎佩的画面实在是太感人了!
崇祯皇帝笑着点了点头道:“这个就不用跟朕说了,若是喜欢,娶回去便是。”
其他人依次将各自打探到的消息向着崇祯皇帝汇报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再次起程,赶回了京城。
从目前得到的这些消息来看,世间对于大造黄册的事儿是持赞成态度的比较多,并没有多少人会持有反对意见。
当然,没有多少人就意味着肯定会有人表示反对,只是无力对抗官府,该怎么登记造册的还是得登记造册。
这些人的理论也很简单——皇帝不还是想多收人头税?现在把人都登记完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让自己补交这些年欠下的人头税!
对于这点儿银子已经看不上眼的崇祯皇帝在回到宫中之后便立即下了一道旨意——为了庆祝此次远征鞑靼大获成功,凡崇祯十二年以前所欠下的赋、税,除商税、矿税之外,皆免。
旨意传遍天下的消息对比起人口普查的速度来说要快的多,没看现在连京城及周边的人口普查都没有搞完么!
但是为了防止自己再被百姓们当成傻子来占便宜,崇祯皇帝还下了另外一道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