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抢救大明朝> 第914章 大宁节度使(求订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4章 大宁节度使(求订阅)(1 / 2)

.,

“没有了,没有了,都没有了......”

北京,煤山。

大明上皇崇祯时隔十一年,再次登上了让他魂牵梦绕的北京煤山,看到的却是面目全非的风景,真是太让他失望了。

不过朱慈烺对金汤一般的煤山堡垒和北京城倒是挺喜欢的。

明朝的北京就该是一座堡垒啊!

哪怕真的要天子守国门,那也该修个能够长期坚持的堡垒才是。那个明成祖却修了个堪比南京的大都市,这怎么能行呢?南京地处鱼米之乡,又有长江水运可以依托,很容易就能从上游和江淮之间获取大米,自然是多少人都能养活了。

可北京哪能这样搞?北京周遭产粮不多不说,还有蓟州、辽东、宣府、大同四个军镇!虽然明朝搞军户屯田制,但是这四大军镇当中也就是辽东镇的土地肥沃一些,其余三个镇就算不碰上小冰河期也很难有什么好收成。

长期来看,靠他们种地自给是不现实的,没有那么好的农业条件。

所以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必须要靠南方的粮食和财力支援,才能够长久维持。

而在火车、轮船出现之前,长途运粮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

因此天子如果真要在北京守国门,就必须要控制住北京的人口,有个十万八万的就差不多了,绝对不能搞出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这不是跟蓟州、宣府、大同三镇抢口粮吗?

而且天子脚下的大都市必定容易赚钱,前线苦哈哈的士兵拿什么去和住在二环、三环内的北京人抢米面?

北京城作为天子守国门的地方绝对不能搞大了,弄个十万人口的中型城市个顶天了。就现在被多尔衮、福临缩小过的北京,在朱慈烺看来还是大了。

那个14门加18堡的城池还是太大,没有四五万人根本守不过来——这还是改了棱堡后节省兵力后所需的守军数目。

所以朱皇帝再入北京之后,就琢磨着要拆除北京的老城墙了——因为在收复北京之后,包括崇祯上皇在内,一大堆的人都在劝说朱慈烺不要把北京变成北平,大明还是因为保持南北两京,最多再加个西京武汉。

而北京更应该成为天子守国门的要冲之地!

大家都这么说,朱慈烺也打算要从善如流了,所以北京的老城墙多半就保不住了!

在拆除城墙之后,朱慈烺还打算拆毁北京城墙和皇城堡垒之间所有的建筑,再用拆除北京城墙得到的材料加固皇城棱堡。

皇城棱堡其实也不小了,棱堡的内圈周长(不算外面的出堡)周长也有二十余里,内部的面积超过十个平方公里。

没有上万精兵(一米城墙站一个兵也上万了),也很难守卫周全。

今天朱慈烺陪着崇祯皇帝登煤山观景的时候,就在心里面画几何图形——修棱堡、攻棱堡就是道几何题啊!

现在突然听见崇祯皇帝说话,朱慈烺才从自己的思绪当中出来,应了一声:“啊,什么没了?”

崇祯皇帝回头看了眼儿子,什么没有了?当然是自己的皇权没了!

“老槐树没了!”崇祯没好气的说,“原来煤山上有好多,现在一棵都没了!”

“这个啊......”朱慈烺笑着,“煤山上的树据说都让福临下令砍光了!”

“哼,这贼人竟然敢砍朕的老槐树,真是死有余辜!”

朱慈烺心想:福临真死了吗?不一定吧!不过也没关系,他就算活着,也翻不了天了!

这时跟着朱慈烺的大太监潘书晨快步走到朱皇帝背后,递上一个奏本,低声说:“万岁爷,这是代王殿下和重庆郡王殿下的联名奏本,两位殿下已经到了万岁山(煤山)城堡下面了,请求召见。”

“什么?三哥儿和五哥儿来了?一起见见吧!”

一听见朱慈炯和朱慈焕来了,崇祯上皇的兴趣马上来了。

朱慈烺没有说话,而是翻开了奏章——在请见之前有奏章送上,当然不是来唠家常的,而是有公务要说了。

奏章上报告的事情和蒙古人有关!朱慈炯和朱慈焕联名上报了漠南蒙古五盟的东向——漠南蒙古一共六个盟,其中伊克昭盟下面就是鄂尔多斯六旗,现在全都归顺了大明。哲里木盟以科尔沁部为核心,一共十个旗,现在依旧站在多铎一边。余下的四个盟则是科尔沁蒙古、土默特蒙古、察哈尔蒙古、喀尔喀蒙古三部都想拉拢争取吞并的目标!

现在几方面围绕这些蒙古中小部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大清国是彻底没了,但是蒙满问题还非常扎手,想要完全摆平,那是不可能的!

“父皇,咱们就一块儿去见见老三、老五吧!”朱慈烺将奏本递给了潘书晨,然后假模假样搀起崇祯,向万岁山堡垒内大殿走去。

......

“父皇,皇兄,如今的蒙古大致上分东蒙古和西蒙古,西蒙古就是瓦剌联盟,如今是准格尔部和和硕特部双兄并列。东蒙古则有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扎萨克图汗部等六个大部以及一众小部。

而在东蒙古六大部中,实力最强的是科尔沁部,科尔沁部有六个旗,再加上扎赉特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