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说说而已,怎么做都看元春自己,要是真把晴玉跟宝玉凑对了,不仅她们少个争宠同事,也在贤贵人跟前卖了好,将来宫里用到晴玉时便有座桥;便是不能,不是说林家还有个二小姐?再不成,也不损失什么。
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了。
晴玉靠医术在宫中顺风顺水了小半年,还是第一次感受到针对自己的波涛汹涌,第一反应竟然不是生气,而是怪新奇的——她气什么呢,应该康熙气才对:竟然有人要给他的准妃子说亲。也合该他来想办法解决这件事,谁让他总想搞pua。
就连元春的“利用”,其实也不过是宫内女子必要的生存手段,晴玉不喜欢,但也不怎么在乎。
不过自己好办,黛玉那却有些麻烦,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后宫妃嫔真以为她妹妹会嫁进贾家,至少成嫔眼下就已经在纠结了:她其实不太喜欢这位新晋的贤贵人,但实在是感激晴玉。若真要继续有姻亲,她倒不好不为报恩关照一二。
然而晴玉只对着她温和一笑:“我自幼长在扬州,倒是和大姐姐从未见过。如今进京是为孝敬外祖母,闲暇时也只和姐妹们做伴,哪有那么大了还跟表弟玩耍的道理?便是我们不懂事,圣上赐下的两位嬷嬷也会教导。倒是有愧于大姐姐期待。”
这么一说,成嫔就懂了,相信后宫里其他真正在意神医的人很快也就懂了。
问题解决一半,晴玉满意而去,只是面上故作愁苦,让身前身后的王嬷嬷与梁顺看在眼里。希望康熙速速拿捏好他的“恩威并施”,看她如此委屈的份上赶紧上“恩”。
这一切,元春自然不知道。晴玉其实心理上不讨厌元春。作为背负贾家野心的女儿,元春从小接受“贤德”培养,心中却承担万斤重负。沉重的压力和宫廷的幽深交织在一起,把人逼成什么样都不足为奇。只是凡事有因有果,对纸片人的无限怜悯不适合给局中人,晴玉希望一切变好,但首先要保住最亲近的人。
然元春不知道的事又何止这一桩呢。
长久的压抑,忽然的恩宠,让她迫不及待抓住些切实的东西,为家族多谋划一些。急,则生乱。
贾家朝中无人,元春在宫中用钱开路又能如何?
凤藻阁中消息闭塞,景阳宫也偏僻。独居一宫是体面也是枷锁,便是她想求哪位主位娘娘庇护结盟都无从下手。
数来数去,还是只有夏守忠之流贪财的太监可用。至于传什么消息,给多少消息就无法苛求了,家中具体情形几乎抓瞎。
譬如此刻,她就无法知晓自己的赏赐除了得罪晴玉,还让另一家人受了多大委屈,更不知道这家人为自己付出了多少。
都说省亲,元春也盼着省亲。贾家盖别苑的钱是凑齐了,其中出力最多的不是旁人,正是薛家。
旁人纵有期待,无非借个三五万银两便是极限。然薛家,家中早失了顶梁柱,薛蟠又是随时可能惹祸的性子,实在太需要一个坚实的倚仗。这倚仗,只靠王夫人和薛姨妈维系是不行的。恰逢元春得势贾家有求,薛家忍痛直接拿出了二十万两。这就已经不是单纯的亲戚之谊,几乎可以算是一种交易和承诺。
但结果就是,这笔钱拿出来不到一个月,薛家就等来了元春堪称直白的表态。
二十万两啊!或许对从前的贾家薛家不算什么,横竖有出还会有进,对如今而言却堪称伤筋动骨。只有想想钱是用来买宝钗的未来和薛蟠的倚仗,薛姨妈才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现在却是钱没了,未来的期望也被人否决。若非王夫人看到宫中赏赐后第一时间过来与薛姨妈深谈了一番,只怕当场就要撑不住。
饶是如此,这口气也没有那么容易咽下。
要知道二十万两将近省亲别苑费用的五分之一。说难听点,贾元春省亲时每走五步,就有一步踩在薛家的心血上,如今却由她本人给了这个表态。换谁,谁不觉得是奇耻大辱?
委屈原著的黛玉是很容易的,横竖黛玉没有爹妈兄弟,也没有叔伯家族。就算偶尔想用锋芒保护自己,也能轻而易举被人打上刻薄、矫情的标签。但羞辱宝钗没那么容易。她有家族有哥哥,这家族再衰退,也有气性;这哥哥再混账,也是知道护着妹妹的混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