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不仅是觉罗氏,很多明党的人同样不理解。
除此以外,收.台.湾可不是打下来就完了,还得出人出钱地治理,其中利弊他作为内阁大学士有责任提醒皇上。
但愿他这一番苦心,皇上能懂。!
好在她感觉无语,太皇太后却有话要说:“太后把那件事跟你说了么?”
达尔汗亲王是个好的,可他的大妃和女儿做下的那些事,太皇太后都羞于启齿。
年纪大了,心反而越来越软,放在从前苏迪雅的坟头草都长出来了。可当太皇太后听说皇上要对苏迪雅动手的时候,心中忽然生出不忍。
于是拉着太后一起为她求情,只求皇上放苏迪雅一条生路,把她送回科尔沁。
别在皇宫丢人现眼。
太后跟着去了冬狩,大约是被气狠了,竟然不愿为苏迪雅求情。
最后还是被太皇太后压着,才不得不跟去了。
然而求情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皇上堵了回来。
皇上占理,且理由充分。从律法到人情,全都照顾到了,让人听了心悦诚服,很难说出求情的话来。
可苏迪雅到底是科尔沁的郡主,太皇太后娘家的晚辈
,若是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在了皇宫,传出好说不好听。
不仅达尔汗亲王脸上无光,太皇太后也觉得丢人。
况且苏迪雅为何被囚,皇上并未对外说明,恐怕连皇上也要被人扣上薄情寡恩的大帽子。
得不偿失。
于是太皇太后又压着太后,把这件事托付给了皇后。
太后曾经照拂过皇后和太子,皇后若有良心,便该知道报答。
原来还有那件事的报酬,郝如月在心里给太皇太后的赏赐打了一个对折:“说过了。请太皇太后放心,苏迪雅性命无碍,很快就能回去了。”
至于怎么回去,郝如月不敢说,怕太皇太后拿龙头拐杖打她。
这么快?太皇太后审视般地眯起眼。
据她所知,皇后也是昨夜才见到皇上。之后又是遇喜,又是传太医,又是留宿,又是叫水,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她还能抽空把苏迪雅的事说了。
最最关键的是,她成功说服了皇上。
此时皇后神情笃定,就差拍胸脯保证,看来不似作伪。
而以皇后不吃亏的性格,并没在她面前吐苦水卖乖,可见说服皇上对皇后来说很容易。
也许,只是一句话的事。
太皇太后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是忌惮,还是嫉妒了。
如果太宗在时,她没有因为忽然出现的海兰珠而疏远太宗,也能像皇后这样想尽办法拢住太宗的心,她和先帝是不是就不会被太宗冷淡那么多年了。
反正海兰珠的孩子没了,而她的福临还在,她为什么要一直冷着太宗,让自己和孩子过苦日子呢?
看看现在皇后和太子的风光,再想想当年自己与先帝的艰难,太皇太后竟然有些后悔了。
即便后来,她利用多尔衮把先帝托上皇位,先帝脸上的笑容反而不如从前多了。
那时候仿佛只有董鄂妃能走进先帝的心,后来董鄂妃病逝,先帝也跟着去了。
她以为那段不堪的岁月,是老天爷对她和先帝的磨炼,结果走出来的只有她自己。
先帝临死前都不愿见她,她也满心失望地没去见先帝最后一面,权当自己没有这个儿子。
如果能回到她生福临那年,她相信自己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先帝病逝后,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玄烨身上,玄烨并没让她失望。八岁登基,十四岁擒鳌拜亲政,二十七岁平三藩,然后一鼓作气准备收.台.湾。
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奈何他们祖孙俩相依为命那么多年,携手走过风风雨雨,到头来却落得一个貌合神离。
她与先帝和当今都是至亲骨肉,却不如皇后和太子这对继母子感情深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也许苏麻喇姑经常劝自己的那些话是对的,皇上长大了,该放手的就要放手。
罢了,她年近古稀,还能活多久。
只要帝后齐心,皇子们能够平安长大,爱新觉罗家不至
后继无人,她便是死了,到地下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皇上的事,她不管了,皇后的事,她也不管了,都随他们去吧。
后宫一派和谐,难得前朝也是。
今日早朝,朝臣们全都明显地察觉到,皇上心情好,心情极好。好到听明相和图相吵架都听得津津有味,唇角就没压下去过。
往日御门听政,皇上总是板着一张脸。刚平了三藩,又要商议收.台.湾,全都是花钱的事,皇上能高兴才怪。
而今天,早朝议题没变,皇上却变了。
“皇上,朝廷才平三藩,不管是军队还是民生都亟需休养,实在不宜为了弹丸之地,再起狼烟。”明党有人站出来说。
早朝才开始,火药味就很浓了。
“皇上,台.湾弹丸之地,孤悬海外,应以招抚、绥靖为主,不宜大动干戈。”又一明党出班启奏。
没错,当年力主撤藩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