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组认真审查了飞龙企业的财务账,贷款共分三笔审批并发放,发放日集中在2000年4至6月,该厂当年12月份资产总额为1350万元,负债总额为1578万元,其中短期借款470万元,长期负债960万元。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该厂已经是严重的资不抵债,而看其2000年以来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状况,也是逐年下降。据厂家说,主要是他们生产的汽车配件合作企业因为淘汰旧的产品而减少了原有配件需求,正因为这样,该厂才申请设备贷款,并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企业。
但由于设备刚开始运营不久,加上新的合作企业有一个信任与磨合的过程,所以这两年产销有所下降,营收减少了,人员工资等固定费用却没有减少,设备投资折旧与贷款成本却在增加,导致连续两年亏损,资不抵债。
审计人员再审核其购买新设备的发票,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情况,即所有设备发票没有一份是设备厂家或经销商开具的,全部是湖昌县国税局代开的普通产品销售发票,且发票上载明的设备规格、型号、单价与实际清点的规格型号不同,与评估清单上的原价也不同。
“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本地开发票,而不由厂家或设备经销商开发票的原因或理由吗?”水若山问公司老板。
“我们县国税局要求企业购买新的生产设备必须由他们开发票,说是保证税源不外流,要企业为本地财政作贡献。加上经销商说反正设备又不抵扣税款,这样卖又很便宜,如果要厂家或商家开发票,就要加8个点的税,而县国税局说他们开票只要4个点的税,从购买设备的成本考虑,我们就在本地开了发票。”
“你这样解释也太不靠谱了吧?把你们的设备购销合同拿来看看。”主审水若山说,显然代开发票的说法站不住脚。通常一家企业购买生产设备就达数百万元,设备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应该是一般纳税人,设备销售是含税的,怎么可能要开发票还要另加税点。
可是公司龙老板找了半天,只找到部分设备购销合同。经核对,设备购销合同上所约定的标的物,与发票载明的品名、规格、型号也不相符,并且与评估报告清单上的设备也不完全相同。
这下把审计人员也弄糊涂了。周芳芳有点生气了,冲着财务和资产保管人员说,“你们这些账是怎么做的,”又冲着信用社的人说,“还有你们信贷员,贷款抵押物清单与设备实物根本就不是一码事,这样的评估报告也能报批贷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说清楚,我们审计就以提供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论处。”周芳芳站了起来,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还有,长期负债里还有一笔960万元的贷款,但在信用社的贷款档案里找不到,你们一并把有关资料拿出来,我们要一起搞清楚。”水若山补充说。
磨蹭了半天,公司老板看是瞒不过去,只好和盘托出,说,“这批设备是1997年我们厂开办之初购买的,当时以此设备和厂房以及土地使用权证,向湖昌县农业银行申请了960万元的贷款,因这两年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要想扭转企业亏损局面,就必须更新设备,于是以相同的设备向信用社申请贷款,这些设备税务局核定的折旧年限是6年,实际使用寿命现在也有6年,申请贷款时已过了大部分的使用期限,没有办法,为了能贷到款只有到国税局再开一次发票,多交一次税。”
“那你们怎么说服评估师,要他们帮你公司出具这份漏洞百出的评估报告的?”
“说实在话,我们跟会计师事务所这几年的关系一直不错,就请他们帮忙照顾一下。”
“那他们多收了评估费吗?总共收了多少?”水若山接着问。
“没有,都是老朋友,是按规定收的,好像是收了评估金额的百分之一,具体多少要看账。”
审计人员要会计把付款的明细账翻好,然后把付款凭证翻出来核对一下。明细账与凭证上反映的评估费5.33万元,与公司老板说的一致,该评估费记入了企业管理费用。
但细心的审计人员水若山和小马在查看管理费用明细账和核对费用支出凭证时发现了另一个情况。评估费项下,2000年12月第7号记账凭证摘要栏注明是调整科目,借方发生额18万元。找出调整科目前的原入账科目,对方科目是“财务费用”,再看财务费用的明细账,没有与18万元相对应的发生时间。
抽取了借方发生额最大的三个月凭证,结果在当年6月找到了。但记账凭证下面的原始凭证却不是银行计息收息单,而是一张湖昌县地税局纳税大厅开出的建筑安装发票。
“你们有基建工程吗,怎么资产账上没有反映?为什么在建工程投资不转固定资产科目,却记在财务费用科目里?”水若山好奇。
徐会计很小声的说,“正是因为会计科目错了,到年终轧账时发现后才调整科目的。”
没等水若山接着问他的老师,小马就接上了,“在建工程投资应该转到管理费用里吗?”小马指着那份凭证下面的一张记账凭证说,“这里还有一张营业税缴纳□□,税款1.12万元用现金在管理费用里列支了,建筑安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