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了,她周围仍然“杀气”弥漫,很快成了老师的关注点。
郑荣安翻开座次表扫见“摩擦”中心位的名字——姬泽灵,圈出名字便先开始授课。
“今天是《机甲理论》的第一节课,按照惯例,我们也是只谈认知不讲具体的内容。”
原本站在讲台正前方的郑荣安往侧面挪了挪,全息投影出的三组机甲很快占领了整个讲台。
“大家都知道,目前学界统一将机甲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在乌塔技术成熟后,人们发现乌塔无法位移的局限性,因此创造了移动炮台,这就是机甲的前身,也就是书上说的‘零阶段’。”
“移动炮台需要更多人去操作,记录中最多由8人配合操控,效率太低。这个时候设计师们转变思维,设计思路从‘移动炮塔’转到‘用炮塔武装人’,由此便诞生了一系列定制机甲……当然这时候的机甲设计还没有经过战场检验的标准,设计bug无处不在,这个阶段被称为试验阶段,当时人们更青睐乌塔和战舰,不喜欢机甲。”
“在机甲质量稳定后,军部发现定制机甲配合顶级单兵作战灵活迅捷,可以弥补战舰和乌塔的不足。至此机甲变为炙手可热的武器,这就是当前的“繁荣阶段”。每年毕业季,五大军区的人来学校第一个抢的就是我们系的同学。”
“当然书上是这么写的。”郑荣安负手穿梭在三个阶段代表机型的投影之间,挥手召出了“第四阶段——北斗系列机甲。”
“但我个人认为,现在还有第四阶段,北斗机甲的诞生象征着制式机甲技术的成熟,为机甲拔除了贵族标签,这意味着什么?”郑荣安拍了拍最近的桌子,坐在位置上的男生思索一下脱口而出,“意味着有更多平民单兵诞生,能将人才筛选基数扩大100倍不止,这意味着我们对抗虫族的力量会增强许多。”
郑荣安和蔼的笑了笑,“不愧是敢坐第一排的同学,有两把刷子。”
郑荣安抬头,想起了之前座次表上的那个名字,再次发问,“那北斗机甲和寻常制式机甲的区别在哪呢?”
“姬泽灵同学在吗?你来回答。”
姬泽灵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眼里还有困意。
左右两边的同学小声把老师的问题重复了一遍,然后给她递了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三个呼吸的时间,姬泽灵思索完毕,娓娓道来:“区别很多,从设计方面讲北斗系列完全摒弃了以往传统机甲的功能结构,在功能筛选、材质运用上也有很大突破。”
“就从设计思路上切入好了。北斗机甲设计的初心是平价高效,因此筛选必要的功能需求是第一步。”
“功能需求明确后,为了将节省空间、材料和能源,功能结构需要重新规划,这一点是最难的,也是和寻常制式机甲最不同的一点。”
“寻常的功能结构都是经过时间验证的稳定结构,不容易出错,北斗机甲要将功能结构重新规划,就要尝试许多新的搭配,这对机甲师和警卫员两人都是巨大的挑战,大家都知道,搭配不兼容的时候机甲往往会爆炸解体。”
“最后是机甲实战和调整,这一步警卫员的压力特别大,要将一个80%创新设计的机甲开上战场,需要设计师和警卫员互相200%的信任。这一点配合研发的霍少校做的特别好,他的五感敏锐,为北斗机甲后续优化提供宝贵意见。”
姬泽灵阐述时,全场安静,就连郑荣安都听进去了。
郑荣安第一反应:讲的真好,她一定和我一样是北斗机甲的粉丝。
第二反应:她知道的细节竟然比我还多?
姬泽灵周围同学都投来星星眼:难怪人家不需要《教材全解》呢,原来是大佬。
“不错不错,姬泽灵同学对机甲设计理解地很深,讲解时也很清楚,我没什么好补充的了。”郑荣安欣慰一笑,低头查看名册,本以为是哪个机甲世家培养的新人,细看才知道,她竟然来自开发星。
某一瞬间,郑荣安想起了他曾经在梧桐林下见到的一个人。
当时他《机甲设计》挂科险些被退学蜷缩在落叶地里嚎啕大哭,吵醒了她。她拿过他的书席地而坐,信手拈来,从白天讲到黑夜。天色暗下来了她就关上书凭借记忆继续讲,这是他第一次觉得机甲这个东西这么有趣。
“看给孩子急的,等我腾出手来给你写一本新教材好不好?别再哭了,没啥好哭的。”
隔年,他下一届的学生手里拿到了《机甲理论》,他翻阅过,跟她那天讲的思路一模一样。
看到主编那一栏,他记住了这个名字——稷泽灵,在往后的日子,他的目光一直追随她一路向上走,直到那束光夏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