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对于周边的一些国家,洪武皇帝好些时候还是有着一些宽容、优抚,但是英示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中山国的失仪,一些人觉得这可能是英示皇帝在意规章制度。但是也有人觉得,这也是英示皇帝在有意维护皇太子的威严。
毕竟这是太子难得的在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可能处置手段有些毛躁、激进,但是也不是说没有半点道理,英示皇帝这么做自然也就找不到太多的问题了。
顶多,也就是对藩属国稍微的苛刻了一点,这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件事情看似就这么过去了,但是也有人觉得,英示皇帝这么做,也算得上是杀鸡儆猴,这也是在未雨绸缪呢。
东日和扶月这两个藩属国的世子现在还在应天府呢,这也是大明朝宗室在海外创建的两个藩属国,大明朝才刚刚给与他们册封和承认,自然也就意味着不希望这两个藩属国一开始就有什么小心思。
英示皇帝现在要求中山国国主武宁入朝请罪,说不定这也就是做给东日和扶月这两个藩属国的王世子看的,让他们知道一些好歹和厉害。
哪怕他们成为了国王世子,但是他们依然是大明的臣属。千万不要以为天高皇帝远的,更不要以为隔了大海就可以为所欲为,大明朝没有那么好糊弄!
这件事情看起来就这么确定了,其他人估计也是没办法改变英示皇帝的心意,实际上也根本没必要为了武宁去说些什么。
说到底就是武宁有错在先,大明朝这也不是无端的去申饬武宁,接下来也就是要看看武宁的选择了。
如果说选择入朝请罪,大明朝估计也就是严厉申饬一番,接下来依然是会给武宁册封,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动作,这件事情不出意外的话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武宁要是选择负隅顽抗、冥顽不化,说不定大明朝就要选择兴兵了。哪怕现在大明朝是在高丽有大动作,可是琉球王国不要说在大明面前了,就算是在高丽、东瀛面前,都是弱小的可怕。
更何况现在的琉球,也算得上是‘三国鼎立’,大明既然可有化解此前三国的争斗,现在也完全可以扶植其他的两个国家攻打中山国。
至于说武宁不将大明朝的申饬当回事,以及大明朝到时候也没有能力去惩罚,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很多人更加清楚,这样的概率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既然英示皇帝选择了申饬,那就要做好了武宁不请罪的准备。大明朝不会让自己骑虎难下,下一次要是再有什么事情,就是雷霆手段了。
这不只是给琉球其他的两个王国看的,也不是杀鸡儆猴给东日和扶月看的,这是大明周边的一些藩属国都需要看看的‘榜样’,虽然只是反面教材,也是有着极其强大的教育意义。
这件事情,现在看起来也就是这么一个模式了,由太子提议、皇帝拍板,基本上也就不存在其他的变数了。
大家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配合好皇帝的决策,做好皇帝交代的事情。或者是提前开始准备,不管是武宁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大明都需要做好应对的策略、准备。
这也算得上是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只是这个时候也是很多人心情比较复杂。
以前洪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当时的大朱或者小朱,也经常提出一些文武百官不太认可的建议,但是洪武皇帝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选择采纳太子或者太孙的建议。
现在转了一圈,大明朝的小太子看起来依然有着这样的权力和待遇,这个不到十岁的小人儿依然是掌握着决策天下大事的权力。
徐系一脉的勋贵们更是心潮澎湃,虽然都知道当今天子得太上皇宠爱,也知道当今太子地位稳固。可是现在亲眼看到了一些事情,看到了太子的权力,自然让他们与有荣焉。
现实一点的来说,自然也就是想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有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安享富贵,就像现在好多的常系一脉的勋贵们一般。
早朝显然还是需要继续的,甚至在不少人的眼里,琉球那边的事情也就是小事而已。甚至很多的文武百官对于琉球位于何地都不了解,这个小国到底不是高丽、安南这样的国家,体量太小自然不值得大明多关注。
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关于边关军报,或者是大明的军事问题了,这也都是优先于一般政事的,这都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大事。
如果徐辉祖在朝堂上,这些事情基本上也都是徐辉祖主持。但是徐辉祖不在朝,好些人的目光都是集中在留着络腮胡,身材魁梧的常茂身上。
只是此刻的常茂好似是在闭目养神,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好像没有什么军情需要他关心一般。
不过大家也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徐辉祖在应天府的时候,常茂是这么个态度。徐辉祖不在的时候,常茂也是这个态度,他基本上是不太轻易开口的。而且就算是开口,基本上也都是迎合皇帝。
徐膺绪就有些咬牙切齿,他就不应该相信常茂。常茂是什么人啊,皇帝大舅的身份暂且不说。作为常遇春的儿子、冯胜的女婿,常茂可是在冯胜降服纳哈出的时候,酒后险些砍死纳哈出导致纳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