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他:“大展拳脚,匡扶社稷,怜安万民,这些年轻时候的誓言,你还记得吗?”
这话说得平常,语气平淡,落入诸葛耳中,却振聋发聩、犹如魔音贯耳,令他几不忍听。可他仍想到了他的青年时代——他当然不可避免地想到了,在他郁郁不得志、在他因困顿处境而满生愁思、在他自易子而食的灾民手中买下了一个个孩子、在他眼见尸横遍野,却甚至无力为无辜枉死的百姓做任何一件细微小事的时候。
那时候的他,在做什么呢?
得封侯爵、天子近臣。步入中年的他斗志昂扬,满心都是助力当今圣上,大展拳脚。他在朝中主战,恨透了金辽对国家的侵犯,恨毒了奸佞对官家的蛊惑。
那时候的他,又在做什么呢?
眼见他陷入困惑,郑三太爷忽而笑了。他朗笑出声——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将诸葛从迷梦中惊醒。诸葛神志清醒、思维渐明,极忌惮地看了郑三太爷一眼。他深深呼吸,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他内心的紧张,才能保持他脑海的清明,才能不被这似有妖邪惑人本事的老者带偏了方向。
“神侯莫恼。”郑三太爷笑道:“你翻看了我给你的书册,便当做回报我吧,我有一个疑问想要你为我解答。”老者似笑非笑,遥遥指向下方静坐在蒲团上打坐,对他们完全无察无觉的三人。“若是官家、太师、傅相有朝一日一同落入河中,神侯,依你看,谁会得救呢?”
诸葛小花不答,郑三太爷哈哈大笑,抚掌道:“大宋得救了。”
郑三太爷话音刚落,下方蒲团之上稳稳安坐的三人竟神色痛苦,不住挣扎。诸葛大惊,急欲回返去一探究竟,却见郑三太爷掷出一枚棋子,丢在赵佶对面,那刻有“宋”字的棋子泛着红色,其上隐隐有虚影漂浮,只是一望,便灼烧人眼,叫人不敢再看。
但诸葛又岂能不看?分不清现实还是虚妄,可他的的确确、实实在在看到了一条龙——一条悬在红色棋子上方,颜色如火、身负重伤的神龙。赵佶三人挥动着手臂,大张着嘴,却好似又被海水倒灌腹中,不多会儿便又闭上嘴,三个人三张面孔憋得青紫,窒息在即,危在旦夕。
他们每衰败一分,那火红小龙便欢腾一分,诸葛闭了闭眼,告诫自己一切都是妄念、一切都是郑三太爷使的障眼法。可郑三太爷却不叫他逃避,老人明明白白地问道:“官家、太师、傅相同时落水,神侯,你救谁?”诸葛踱到赵佶身后,于是赵佶便神色和缓,窒息苦楚慢慢消失——那火红神龙却立时萎靡,颈上突现一道长长的伤口。
诸葛缩回手,只觉喉间艰涩,一时间竟已汗湿重衣,他的面容仿佛又苍老了许多,他挣扎良久,闭上眼睛,一手捞向那条奄奄一息的小龙,终于道:“我救大宋。”
那神龙虚影温驯地伏在诸葛怀中,用嘴前的触须轻轻碰了碰这位看上去分外可怜的老人,而后轻鸣一声,雀跃着飞向赵佶,自面孔钻入了赵佶的体内,不见了踪影。它没入赵佶身体时,郑三太爷身形一晃,面如金纸,却满意地点了点头。
蔡京和傅宗书已经悄无声息地瘫在了地上,一代佞幸竟魂断此处,且无论任谁去查,他们都是溺亡。
赵佶忽而睁开眼。
他眸光清正、眼神明朗,冲郑三太爷方向拜了一拜。
郑三太爷摆摆手,似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说给诸葛听,“我引动宋室龙气,你承载万民之意应运而生,自是天命所归,纵太/祖复生,也绝不以你为假。”说罢,他对诸葛露出俏皮如孩童般的笑容,“神侯体国忠君,既然忠君,何不忠于明君?”
面对诸葛,赵佶亦长身下拜:“风雨飘摇,江山将倾,朕愿扫清寰宇,收复中原。神侯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诸葛正我紧紧闭上眼睛。他想,他一定是老了,否则为何如此难以克制自己,为何只是听了这官家的几句话便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他想着,身体却不受控制地拜了下去。他又听到自己的声音。他在说:“臣必不负官家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