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还对事态的发展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感觉自己年纪大了有些跟不上如今年轻人的思想了。
好在他收到太子的回信,连续十几页的保成震惊体成功安抚到了老父亲这颗震动的心。
原来不是他土包子,是胤祈活得的太时髦!
康熙虽到江宁但是并不是一直停留在这里,南巡还有几处地方没去,也正是该准备换地方巡视的时候了。
而胤祈因为年纪小,康熙担忧他舟车劳顿会容易生病,便安排他继续在曹家住着。
御驾一动,其余三位皇子自然也得跟着离开办差,但是不过半月后他们会再次回到江宁,接上胤祈一同返京。
送别前,胤祈满脸高兴,也不觉得不舍,毕竟最多半个月就能再次见到皇阿玛和哥哥们了。
反倒是康熙依依不舍的拉着小儿子的手,胤祈一脸安抚的拍拍皇阿玛的手,很稳重的样子,“皇阿玛别难过,马上不就能见面了,实在是想念我了,还可以给我写信啊。”
一听到他如此成熟稳重的发言,康熙立刻闭嘴就收了不舍的样子。
继续叫这小子发现舍不得他,恐怕之后几年都少不了被这小子叨咕。
什么,皇阿玛你以前很爱我的,你不是舍不得我吗?
光是想到这里,康熙脑袋里都是嗡嗡的,他连忙道:“好了,皇阿玛这就出发了,你在江宁安分一点,不要闹腾,多去看看你那些师傅。”
他顿了一下,一看小孩亮晶晶眼睛就觉得心软成一片。
胤祈有个极端犯规的地方,他年纪渐长,逐渐显露出眼睛的形状,微微下垂的狗狗眼,看起来无辜极了。
属实是他主动挑衅,别人都会以为是他忍无可忍才会出手,看着就是个好人样子。
康熙摸摸他脑袋,又叮嘱道:“不过要是有人叫你不舒坦了,也尽管收拾,拿不住的问题过去问宋荦或是曹寅,总能得到答案。”
胤祈听着皇阿玛的叮嘱,他乖巧的窝在怀里玩着手指,时不时还要跟着点头。
看的一旁的十四阿哥胤桢呲牙咧嘴,都有些牙酸。
父子俩的对话已经转移到昨日吃的什么,胤祈还说喜欢昨日的肘子味道很好,但是那道虾仁有点怪怪的。
虽然胤祯听到过多次,但是每次听见十五弟事无巨细的告诉皇阿玛细节,他还是觉得头皮发麻。
同为被皇帝宠爱的儿子,胤祯同胤祈一样,也对康熙十分亲近,但是这种亲近是皇子对待皇父。
要是需要他如同小十五那样,连一颗纽扣的小事情也告诉皇阿玛……
他打个寒颤,想想都觉得别扭!
胤禩站在一旁同不少人说话,他身边的热闹对比出了四阿哥胤禛身边的冷落。
胤禩笑的眉眼温柔,他说起话来叫人如沐春风。
他在文人中名声极好,并且有李光地的牵线搭桥,很多人都愿意同这位素来待人和善的八阿哥交往。
他嘴里同其他人说着话,眼睛却一心二用的瞧了一眼在和皇阿玛道别的小十五。
他心中多少还是有遗憾的,即使他明白自己能力已经得到很多人认可了。
但是比起被大儒们收为徒弟的十五弟,他收到这些推崇就像是差了点什么。
他本想向十五弟问问是怎么回事,想要知道原因,看看能否效仿。
但是最后胤禩仍然是拉不下脸去向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弟弟请教,又担心被人看出来,闹的他失了体面。
胤祈跳上一处台阶,他用力挥挥手,即使皇阿玛在马车里看不见他也要挥手。
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曹寅觉得非常熟悉,说不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熟悉。
后来他才明白,看到父亲离家终于大玩特玩的熊孩子,都是这么笑的!
甚至还没等到第二日,一送别老父亲的胤祈在西园就待不住了,一路跑到姜大儒家吃饭去了。
那日拜师拜的糊里糊涂,席面上都是有头有脸的文坛大佬,但是一共能认作师傅的也就是十一个。
因为只是小宴,文会请的人不多,还有各位大儒带着的徒子徒孙们,总不能和自己父亲或师傅收同一个弟子吧!
最后认下的十一位大儒中,姜大儒年纪最大,今年七十二岁。
在江南等地有一个现象,年纪愈大的读书人,尤其这些六十岁以上的,很不愿意出仕。
他们经历了国家政权的变迁那些年,心中对朝廷是充满排斥的,那些隐痛是无法忽视的。
但姜大儒格外特别一些,他算是其中接受程度比较大的一个,他儿子也是朝廷命官,如今在杭州府下的一个县做县令。
姜大儒这般年纪是亲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若说不痛苦是不可能的。
不然他也不会有这般学问却从来没想过出仕。
年轻时只觉得汉人寄人篱下被满人统治,他无力拯救,于是出去游学。
说游学是好听的,他实际上就是到处游荡的流民,顶多是手里有银子所以不用要饭而已。
他走了不少地方终于意识到一件事,江山换代只是叫他们这些读书人感到痛苦,贫民百姓是根本不知道这些的。
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