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他们会盯上军权?”
林宸看了下满脸写着想不明白的林世子笑了笑,“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在这之前他们也盯着军权盯了这么些年了,以前是在姑祖母手中,他们不敢动,到了姑姑手中,有那些老将军们的支持,他们动不了,你猜再往下他们还会甘心看着这诺大的权柄不动心?尤其是五个军团,四个都是男子为主,最后却是女子做了掌军之人。”
林世子面色沉重,默默无语,林宸噗嗤一笑,“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啦,军权归属最终不还是要看战场上的战功,就这一条就不是他们想让谁掌谁就能掌的,离姑姑退休还早呢,犯不着现在就担心。”
林世子扯了扯嘴角,目光看向林易,“大哥,要不我去从军?”
林易摇头,“不用,新军成立就在眼前,你要是真想的话,可以去新军,以你的功力,凭实力进去不难。”
林世子微微有些迟疑,“如果只比功力的话,应该比很多人都强,但是我实战经验,娘亲说我的实战很差。”
林易给他续了茶,“那就增强实战,再说,姑姑是战场上马上杀出来的实力和威名,让她来看,估计江湖上的那些名宿都是沽名钓誉。”
林世子和林宸深以为然,明亲王其人,十三岁就已经开始上战场,哦,和她一起上阵杀敌的还有当时十五岁的皇后娘娘,这两人堪称朱雀军的两个杀神,最可怕的是,她们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兵法战阵无一不精,要不是皇后娘娘被乾和帝看上了,朱雀军的掌军之人本应该是她,而不是现在的明亲王即是朱雀军的掌军之人,又是五军兵马府的实际掌控者。
五军兵马府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所以它实质上的老大不管是文臣武将都不放心放到任一臣子手中,所以到最后,五军兵马府的老大只能是皇帝,而皇帝再酌情安排一个类似于山长的职务代他管理五军兵马府的运行。
五军兵马府实行的制度是,想升职?可以啊!战功如何?
简单粗暴,想要往上爬就努力去上阵杀敌吧,战功高了,进五军兵马府深造一圈,绝对能做到将军,正因为五军兵马府成了实际的从底层兵士到高层军官的必经之路,所以五军兵马府也在朝臣们心中越发的重要。
可以说,正是因为五军兵马府的存在,在朝堂之上,文官和武将才能达到持平的状态,因为文官不能擅自插手军务了,如果有需要出动兵士的事情,也要给兵部发报告,当然了,如果确实紧急,也可以直接和皇帝请示,让皇帝直接给个圣旨,也是可以的。
言而总之就是,因为五军兵马府的存在,文官想要和前宋一样把武官压制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两者都不是一个系统的,除非特殊情况,可能文武就是朝堂之上最大的两个山头了。
由明亲王亲自操作的新军选拔更是让文臣们产生了莫名的危机感,看看那新军选拔的内容,江湖上的武林人士也可参加,很多文官都暗自嘀咕,这明亲王是想拉拢那些草莽,还是想要对江湖动手!?
明亲王要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会直接回答——都不是!
她之所以在这个组建大夏的特种兵的过程把武林人士加进来,其实也没什么意思,纯粹就是看上了这些人的武力值。
大夏的军队多来源于普通百姓,这些百姓当兵之前都是田间地头的忙活种田,可以说,这些人实际上并不是能吃饱饭的那一批人,原因也简单,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太低了。
自从有了阶级之后,种田之人就成了被剥削的那一部分,虽然华夏自古以来都以农为本,但是实质上花费在田地上的研究的人却并不多,多的是劝农桑,而少有人真正的去研究农桑,这一点华夏几千年只有五本能让人耳熟能详的农书就知道对农的重视程度。
如果说华夏民族不重视农这个国之本,那就是天下之大谬,看看黄帝历的历法,二十四节气,那妥妥的就是指导怎么种田的一个历法,而那些农书虽然数量比较少,但是依然从怎么种到怎么积肥甚至怎么判断土壤情况其中都有记载,可是,种田的大多不识字,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那些农书存在于读书人的家里,却不能到达田间地头。
如果有人说古代的农学家比不上现代的,那其实也有点扯,不说其他,就说把狗尾巴草驯养成小米那个稷,花费的人力物力有多少?那可是集结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心血。
换个说法的话,在久远的以前,从杂草之中把五谷分辨出来,判断能吃能养人,再一步一步改良,直到最后被华夏子孙祖祖辈辈的一代代的种在土地里,养育华夏子孙长大,这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有人都奔着读书做官发财去了,让农的研究就那么的停滞不前。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所有人有点能力了,就会脱离土地,但是又因为重农思想,会大量囤积土地,他们自己当然不会去种地,但是他们会把土地租种给农户,这样的结果就是地主家不缺粮,但是普通百姓吃不饱,在这样的情况下,吃不饱的人参军,他们的体质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人之中也有那么些天赋异禀的能在军营之中脱颖而出,快速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