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风之画员续-眉目成书> 两处闲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两处闲愁(1 / 2)

他在等信。

他在等四艺馆崔锦书捎来信,告诉他,贞香来了。

等待的日子,润福走遍了城南的琴行,却一无所获。他准备明天去城北一趟,客店的掌柜告诉他,城北有他家分店,可在那儿暂住几日,行礼包袱就先暂存在这儿,无碍。

临行前,润福特地去了趟四艺馆。锦书正在“书”苑发呆,她摩挲着手中的毛笔,几案上抄写的《上林赋》也久久没有动笔。

四艺馆的其他几“艺”,锦书只是略习了些,唯独这“书”是她最爱。教她学书的师傅,看出了她极有天赋,便禀呈了崔老爷,要小姐专攻此艺。崔老爷本也是爱好文墨的,见到女儿天赋异禀,便应允了教书法的师傅,让他好生教导女儿,也让锦书在挥毫之间磨炼性情。崔老爷开明,他知女儿家虽不必精通四艺,也需广泛涉猎,所以为她在四艺馆的“书”苑设了专门的教室,休闲时,可自由去其他三艺馆学习。

小姐学书时,侍女小英百无聊赖地倚在书苑门前,连连哈欠。就在这时,她看到润福进了门。

“小姐,小姐,他来了……”小英喊着。

师傅呵道,“书法贵在静心专一,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小英赶紧捂住嘴,压低了嗓门:“小姐,姓徐的少爷来了。”

“是他。”锦书内心狂喜。

刚要冲出门去,听到师傅干咳一声,便退了回来。她向师傅告假,今日实在无心学书,还请师傅明日再授课。师傅见她今日确实不在状态,便应允了,但是嘴里不断唠叨着静心专一之类的教条,锦书赶紧退出了教室。

两人见面,各自行礼。

润福先是询问是否有贞香的下落,锦书无奈地摇摇头,安慰了几句。

再者,润福说明了来意,这几日他要去城北,如果有消息的话,请锦书派人送信到城北的东来客栈。

锦书答应着,她看到眉头紧锁的润福,多想纾解少年心事。突然她想到了,润福的画那么美,就邀请他去“画”署去看看吧。

润福没有推辞,一是今日辰光尚早,二是他也颇感兴趣。便随着锦书往对面的“画”署去了。

画署里的画,大多都是山水花鸟虫鱼,就笔法而言,在开城这样的地方也算上乘了。画署的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作画时的要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据说当代著名的画师檀园金弘道,为了画老虎的情态,在山中与老虎共同生活了一个月呢。学生们惊叹,小声地议论着。老师继续向学生讲述着朝鲜画的历史,当润福听到“檀园”的弟子“蕙园”时,心里仿佛被什么击中,他捂着胸口,有些憋闷。

锦书见这情形,赶紧引着润福走出了画署,画署的侧面竟还有扇门,通往四艺馆的后花园。

“您没事吧?看您脸色不好。”锦书关切地询问,差遣小英去奉茶,并低声耳语了几句。

“我没事,大概是因为近日忧思,没有休息好吧。”润福观察着花园的景致,自是小巧玲珑,感叹道,“没想到四艺馆后还有这处好地方。”

锦书解释说,几位叔伯建造这个花园,既是为画署的学生平时就近写生之用,又能在闭馆时在这里饮酒,伯母婶婶有时也到这里赏花。

“原来如此,小姐家人都是高雅文士,难怪这四艺馆不同于别家。”

小英端着新茶走来,茶盘中放着几块糕点。

“您请用茶,这是我今早做的淮山红枣糕,自是不比外面卖的好。我看您脸色不好,是没吃饭吧,就请将就着吃点吧。”锦书细心地取下一块,递到润福面前。

玉手纤纤盈相赠,润福竟有些不好意思。他接过糕点,入口时一股清甜和着枣香侵占了味蕾,“真好吃。”他脱口而出。

锦书看他吃得合口味,便叫小英去打包一分,让润福走时带着。润福连连摆手说着不用,小英已去准备了。

“您去城北是找那位姑娘吗?”她小心地询问。

“是的,我一定要找到她。”润福没有抬头。

“您一定会找到的。”

“嗯。”

自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她也在等信。

她在等桂月坊回信,告诉她,画工平安。

等信的日子,贞香每日抚弄着伽倻琴。回想着少小时学琴,记忆里还有些母亲的模样,是母亲带她走进伽倻琴的世界,也是母亲教会她用琴声来表达心意。

这些天,贞香的每一曲,都是过往。琴声里是随父亲浪迹江湖的自由,是突遭变故的颠沛流离,是沦落红尘却守身如玉的坚定,是幸遇画工惺惺相惜的爱恋……

忘忧似能懂得曲中的欢快雀跃,也能从小姐的表情里,读出些她小小年纪听不懂的忧伤。每次贞香弹奏的时候,是她最安静的时刻,就这样静静地守在贞香身边。

不抚琴的时间,她们一起装扮着小院。忘忧毕竟是农家孩子,她在院中似模似样地开出一小片空地,准备种些花儿。贞香自然是支持的,“哪个春天没有花儿?”

“小姐,等我们种好了花,您就在那边的树荫下弹琴,抬头就能看到花儿了,这样您的琴声里,也会多出许多快乐呢。”

“哦?你听懂了?”贞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