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书一周,和大家闲聊几句。
出门在外,各种不方便。年老事儿多,椅子硬了不行、软了不行,座位高矮都不合适等等。
总是觉得自己越来越是矫情,但我这个年纪,还是要考虑的是怎么延长写作寿命,要不然一年几百万字身体吃不消。
情节上我本身还是很满意的,最开始很多背景穿插在故事里一点点的交代,仔细看了很多遍,感觉没有让节奏变得拖沓。
这本书是常规意义上的网文,也可以说不是。
医者无眠不走升级打怪的路子,类似于一开局就已经无敌的那种类型。这种不好写,但总是想着要和直播间有些不一样,要改变。
硬着头皮写,渐渐的越写越顺,自我感觉还好。
看了章说,简单回答书友大人们几个疑问。
吴冕不是云哥儿,虽然很像,我写直播间的时候记得哪位大人在云哥儿的人物卡下标记——走错了片场的男主。
两人生日也一样,双十一,光棍节;经历也类似,但性格上还是有区别。
郑老板和云哥儿爱笑,外热内冷,再内火热。
吴老师外冷内热,核心是一团混沌,毕竟已经开始死亡倒计时。
就解释这么多,未来吴老师会有改变。这里我选择了一个很大、很陡的故事走向,主角得到改变并升华。
希望到时候故事能讲的自洽,让诸位大人们满意。
其次,老鸹山的道士,在直播间里出现过。
当时是看微博上说到这件事儿,就写了进去。提笔就觉得不对,这事儿是一件大事件,完全可以用作长篇故事的副线,所以压着不写,在直播间里只出现了两次。
老鸹山,林道长,在《医者无眠》整本书里权重很大,应该至少有20%左右。
不讳言,我喜欢老鸹山的模式,整个一心理诊所,看见病人就推荐一个靠谱的医生。
行事问心无愧,堂堂正正,不是道场,却又救人无数。
门墙八字,道观,后山石碑,这就是我心里构建的老鸹山道观模型,会逐渐展开。不是真正的道观,要是有哪位道长不满……实在不好意思,原谅则个。
再有就是有关于民俗。
基层医院,乡级以下的医院、卫生所,民俗很常见。最开始第一幕,韦大宝穿着白服做法,这是个真事儿……
本来想利用完本后的休息时间去天坛新盖好的航母式医院看看,学习一下顶级三甲医院的新模式。据说,手术室的更衣室都已经半自动化了。
但疫情原因,没去上。
不能上,那就沉下去,这也是开篇在八井子的来由之一。
另外一点,直播间里看有同行吐槽,说像是写论文,下面有标注。
为了不影响,就暂时不标注了,和之前一样,选择的病历都尽可能做到严谨,从国内外期刊上摘选的论文扩出治疗骨架。
就简单聊这么多,还是那句话,希望诸位书友大人们能有一个轻松愉悦的体验。
最后,新人新书,
求推荐,求比心!
求推荐,求比心!!
求推荐,求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