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偷偷拿眼睛去看她,猜测她的身份,毕竟她获得了和未明一样的待遇,得到了世子平等相待。不过,齐靖宇治军森严,除了上城楼的时候递上令牌核对了一下身份,倒是没有人敢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和她打招呼。
背着夕阳,她站在城楼上看着安城的方向,一动不动。战争还未开始,她就感觉到了一股肃杀的战意。这战意来自这里守卫的士兵,来自入城的大军,也来自入驻曲城的那个男人,他给了他们必胜的信念和决心。公子靖,齐国不败的神话,他们共同的信仰。她一直知道他了不起,却不知道他能做到这个地步,从他入城的那一刻起,这座城仿佛被重新赋予了新的灵魂,它不复安然,它燃起了浓浓的战意。这些士兵不是为了齐国在征战,他们单单只为了他一人而征战。这不是第一次了,每每入驻一城,百姓无不夹道欢迎,这是独属于公子靖的人格魅力,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撼。
站在曲城城门下马的一刹那,明明她身侧的人未曾改变,她却仿若看到了神明降世。万千士兵齐声呐喊:“追随世子,愿为其矛,剑之所指,兵戈所向!”听了这话,可不仅仅是‘震撼’二字就可以形容的了的。那声音粗犷有力,句句直冲云霄,声声直击魂魄。那一刻,乌骓马上的那一人就那么静静的坐着便是永恒!在那一刻,天地也为这一人失色,时间也为他一人停滞,他什么也不用做便是众人焦点。
锦兰轩想,这样一个人,也无怪乎名声冠绝当代,声名远播四方了。
太阳一点点淹没在地平线下,天逐渐黑了,城楼上也燃起了火把,远处,隐约可见对面安城的城楼上有些伶仃的火焰,其他地方已经完全隐匿在黑暗当中了。
此时,安城中的百姓即将进入梦乡,尚不知明天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恶战。
齐宣王二十三年四月初七,燕国无端杀害齐国边境两名百姓,挑衅齐国,一场有预谋的战役就此展开,史称曲安事变。
尽管后世的史官对此事做了诸多猜测,曲安事变到底是巧合发生还是人为算计,千百年后依旧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此事众口不一,历史已不可考,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这一战,燕国未曾做任何准备。燕国的全部兵力都用在了抵御秦兵上了,愚蠢的燕王竟天真的以为齐国没有紧随秦国其后进攻燕国,是因为与锦国的战争中元气大伤,才放弃了攻打燕国。但对于此刻安城的士兵百姓们来说,他们根本就想不了那么远,他们只知道齐国正在攻城。尽管守城的县丞拼命的否认那两名死去的齐国百姓不是燕国士兵所杀,但他根本找不到杀害齐国百姓的凶手,证明不了燕国的清白,更阻挡不了齐国的进军。
齐国和燕国的战争以曲城为起点,开始打响。齐国士兵来势汹汹,安城根本不堪一击。
这也是锦兰轩第一次经历战争,尽管她只是站在后方远远的看着。她永远也忘不了从登天梯上滚下去的齐国士兵,被砍下城楼的燕国士兵,刀剑嘶鸣,血液飞溅,伴随着‘降者不杀’的叫喊声,城门很快就被打开。这场战役赢得很是轻松,齐兵一会儿的功夫就尽数进入城中,安城的上方插上了象征齐国身份的令旗。春风阵阵,军旗飒飒作响。
齐靖宇坐在锦兰轩身前的椅子里,就像一个局外人一般观看着这场战役,冷静又自制,这结果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他身侧的未明自始至终都肃着一张脸,那是对苍生的感怀,对生命的敬畏。
这不是一场惨烈的战役,但城楼上还是免不了留下了暗红的血渍。日后,锦兰轩经历了不少比这还要惨烈的战争,甚至,有一次她差点儿就命丧黄泉。但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人在她面前倒下,血肉模糊的尸身给了她太多冲击。她从不觉得自己无辜,曾经,她是公主,她一个决策,直接也好,间接也好,不乏有人丢掉性命,母妃去后,她曾眼睁睁的看着父王处死了不少无辜之人……可是,没有一次,她内心如此苍凉,她第一次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而人又是那样渺小。
看着城楼上还来不及处理的尸体,锦兰轩久久不语,直到士兵开始清理战场,她才转身离去。她的身后,边星步履从容,韶音面白如纸。
是夜,安城县丞的住所,和缓的琴声从锦兰轩的指尖漾出。这不是一把好琴,索性奏琴之人琴艺高超,弥补了这木琴音色的不足。琴声时而雄壮悲怆,时而和缓苍凉,琴声潺湲,不绝如缕。这琴并不是她自带的,而是县丞府里原本就有的,大概是某位小姐或者夫人的物品,不过既然安城已破,县丞拼死不降,这县丞府里的小姐夫人自然成了阶下之囚。而锦兰轩入住的县丞府西厢,正厅里就放着这把琴。白天的事对她的冲击太大,弹琴不失为静心发泄的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