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卫距离大同很远,距离榆林很近,可以从神木沿乌兰木伦河修建铁路到达东胜卫,加上东胜城西滨黄河,东接大同,南抵偏关,北连大山、榆杨等口,中有赤儿山,东西坦平二百余里,其外连亘官山,实外寇出没必经之地,若屯军此城,则大同右卫、净水坪、偏头关、水泉堡四处营堡皆在其内,其内可以不劳戌守,非惟可以捍蔽太原,大同亦所以保障。延安绥德也。再加上这一条铁路后,延安绥德就是大后方了。
目前因没有路,章子俊的几万人马,拖拖踏踏,肩扛人拉花时二个月后,结集在东胜卫东南城外三十里的一道土梁上,东胜卫城墙为夯土而筑,高9至12米,基宽14米,顶宽6.5米。城外北、东、南三面有宽约2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水来源于白渠水,白渠水流经托克托县,经枳芨壕、董家营一带,西注入沙陵湖。呈长方形,南北长2410米,东西宽1930米,周长8.6公里。四墙正中均设城门。
西门、南门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筑单护门城。东门、北门外地形平坦,易攻难守,筑内外两重护门城。护门城上有女儿墙。不过这些年来,鞑靼占领后没有很好地维护,多处城墙有几处倒塌,出现来了几个豁口。
突然间明军几万人马出现在东胜城外,造成了鞑靼一时慌乱,很明显明军挑选了攻打东门的准备,而东门外地势平坦,也是整个东胜城最易攻之处。所以驻守在此的蒙古鞑靼兵就作好了准备,在东门外搭起了大营,准备依靠城池跟前来的这一股明军对持起来。
鞑靼调集了所有能参战的人,上至六十,下至十六岁兵力达到了三万余。鞑靼游骑探查明军是劳师远征,粮草有限,只要多拖时日,肯定会退去,所以也不把这一股明军当回事。
先期到达东胜卫东门外,距离鞑靼在城外的大营五里是虎贲团第一营老将周寿弟,第三营林虎也建起了大营,期间鞑靼几路游骑,不停地出现在北面及西面,看到这股明军有六千余人马后,也不敢冒然发起进攻,只是不断地用小股人马骚扰,远远地放上几箭探探虚实。
两军对持,就是这样不定地派出小队先期厮杀,挫对方锐气,往往明军会败下阵来,要么退兵,要么防守,鞑靼人从小在马背上生活,人人是骑兵,个个是骑射高手。
可是很快鞑靼人发现明军源源不断地而来,来的还是早有耳闻的火器营,随着虎贲团站稳了脚跟后,枪榴团第一营季佑,第二营刘玉也到达后,就在大营外面挖起了壕沟,这种壕沟深度极腰,鞑靼游骑发现这种壕沟不是很宽,马能跃过所以也不当回事,有些鞑靼人还笑话这样的壕沟就是做做样子。可是后然发现在第一条壕沟外面五十米处,又打了许多木桩,在木桩间放了一些一圈一圈的铁丝。,层层交叠,鞑靼游骑看后,又是哈哈大笑,就凭这些能挡住骑兵的冲锋,简直就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