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从东京回来的?”首映典礼的人很多,邓朝走后顾卫跟一些相熟的朋友聊天,吴景看到他在,远远地走了过来。
“月初回的国,景哥【攀登者】拍完了?”
“上个月杀青,中间还抽了两天时间拍了【我和我的祖国】。
我记着你出演的是薛小路导演的单元是吧?”
顾卫点了点头,虽然他们拍的是同一部电影,但实际是各拍各的互相不发生关系。
“对,【回归】单元,截取97年港岛回归的历史瞬间,我演当时的升旗手。
没几个镜头,一共就拍了不到5天”
“哈哈,咱们差不多,我在【夺冠】单元演一个乒乓球教练,就一场戏,一天就搞定了”
“我记得你平时都不怎么参加这种首映典礼的,怎么今天这么闲,有时间过来给超哥捧场?”
“咳咳~邓朝这部戏有我的投资,我旗下的【登峰国际】也是出品方之一。
我还在里面客串了个角色”
顾卫恍然:“原来景哥你是投资人!”
“小投资人,主控的还是光线和邓朝自己的【橙子影像】”
“电影你看了么,怎么样?”顾卫好奇的问道。
他对【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有些陌生,原时空在网上看过相关的新闻但并没有看过电影。
“我前些天在外地,也是这两天才回来,电影的内部看片会没赶上。
不过听他们说成片效果挺好的。
邓朝和老白(俞白枚)对这部电影特别有信心,说是堪比你们公司出品的那部【我不是药神】”吴景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变小了一些,他毕竟没看到电影,都是听别人说。
顾卫微微点头,不过对吴景的话持怀疑态度。
他虽然没看过【银河补习班】,但印象中这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应该都跟【药神】相去甚远。
国产电影每年能大卖爆火的电影其实就那么几部,只要上网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就算不去电影院看,也会在各种媒体和平台上看到相关的新闻和讨论,【银河补习班】显然没达到那种程度。
俩人没聊多长时间,首映仪式就要开始,所有到场的嘉宾都回到座位坐好。
首映式的环节还是老一套,主创自我介绍,跟观众和媒体朋友互动回答问题,现场又玩了個小游戏活跃气氛,这些都进行完,电影开始放映。
【银河补习班】讲的内容并不复杂,邓朝饰演的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
出来后发现已经长大的儿子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渣”。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鼓励儿子,给他满满的爱和自由成长的空间,试着教会他独立思考,培养他面对困难的勇气。
最后他的教育方法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儿子长大成人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宇航员。
整个故事效笑中带泪,算是完成度比较高。
不过在顾卫看来,【银河补习班】其实有很多比较关键的硬伤。
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是父子间的关系,二是教育理念的对抗。
这两条线结合得并不好,甚至有些割裂。
首先是父子间的冲突。
儿子马飞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劝父亲放弃讨回名誉,实际是为了自己的梦牺牲了父亲的梦。
对此,马皓文失望地说:“我的教育彻底失败了。”
这里的教育指的是什么?
是人格教育。
而在片子前半段马皓文一直在让儿子摆脱应试思维,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用马皓文的话说,“只要你的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做好地球上的任何事。”
后来,马飞正是在这句话的提醒下,解除了宇航船的危机,成功返回地球。
他不止做好了地球上的事,还做好了宇宙中的事。
这时,他对着地球的方向说,“爸,你的教育没有失败。”
这就有点尴尬了,儿子的这句话实际并没有回应父亲发出的质问。
他们俩所说的“教育”根本就是两码事。
再说回电影的主题,教育问题。
【银河补习班】通过马皓文和马飞的故事似乎在批判“应试教育”。
然而,表达上并非如此。
电影中并没有否认“考试”这个事。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国内这个大环境下,“考试”已经是最公平的方式,甚至是很多孩子唯一的出路。
不能否定“考试”,又要批判“应试教育”,只能在教育方法上找毛病。
马皓文觉得自己儿子的学习不好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所以他用自己素质教育的方法,帮助儿子马飞完成了一次应试能力的飞跃,从此学习成绩一飞冲天。
说白了,影片告诉我们的不是应试教育有多糟糕,而是在应试这件事上,我有一套比伱还牛的方法。
至于那方法是什么呢?
电影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只是含糊其辞的灌些鸡汤,说一些“不明觉厉”的金句:“只要你一直想,就能做好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