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快穿之三月的谋生之路> 第160章 小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小舅(1 / 2)

一个月后,李三月拿到了补办的身份证,上面的姓名,地址等信息都是手写上去的,旁边印着自己的黑白头像。

他举着身份证颇有些惊奇,这个时候还没有联网,想来这种身份证应该很容易造假了。

月月小铺到了年底进了一大批货,什么红对联,鞭炮,香烛等等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李父李母一天到晚都在忙。李三月就负责了家务。

石堰村大部分人家庭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九点多,下午三点多。也都是玉米糊糊,面食为主。冬天地里的蔬菜只有一些萝卜和大白菜,地窖里的红薯土豆,灶台后的坛子里秋季腌的腌菜。

做饭也简单,水里切点红薯块,水开了撒玉米面,搅和成一锅糊糊。炒个土豆片,酸菜,萝卜。偶尔能切两片腊肉炒进去,那就是不错的下饭菜。

李三月长的瘦,放在现代可能是网络上一片人喊着美人,隽秀公子形象,在这个时代,那可是看着多病不健壮了。李母每天早上都会冲一搪瓷杯的麦乳精给他喝,盯着他喝完。李三月想让父母也喝,但李父李母不肯喝,再对比父母那健壮的身材,看看自己豆芽菜一样,李三月只好默默喝下。

腊月里,外婆家差遣小舅邝学军送来了一板豆腐,一篮子米花糖,芝麻糖。都是这边人过年必备的吃食。

李父李母没空做的,娘家那边就主动送了过来。李母留弟弟吃饭,炒了三荤三素几个菜,倒了高粱酒。

席面上,李三月第一次仔细打量这个舅舅。

邝学军有着标准北方人的身高,国字脸,皮肤晒的乌黑,寸头,眼神清正。如今在旬阳镇里帮人卖衣服,快过年了东家才放人。

在原主记忆里,舅舅只比自己大五岁,小时候一去外婆家玩,大人们忙,舅舅屁股后面带着一圈侄子侄女,抽陀螺,拿弹弓去山上打麻雀,去树上摘山楂……全是快乐的记忆。

后来原主读书,一路考去市里,就见的少了点。不过毕竟都是亲人,两杯酒下肚,那点子生疏都散了。

“三月如今可是我们家族最有出息的孩子了!”邝学军看着李三月吃饭都斯斯文文的样子,眼里带着欣慰和骄傲。

“还不就这样,这孩子,放弃了秋水市高中教学机会,非要回来石堰,明年开春,就在石堰中学教书了。回来也好,我们老两口能天天看到,就满足了。”李母给弟弟夹了一筷子腊排骨。

“外头再好,哪有家里好,孩子自己开心,我们都支持。左右也不是养不起。”李父也表态。他们的小铺子,可是石堰第一家杂货铺,着实赚了不少毛票,只不过财不外露,他们也不好多说。

“那是。”邝学军喝下杯子里的酒,欲言又止,笑着没说话。

一顿饭吃完,邝学军喝多了,李母不放心他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去,就留他在李三月房间睡觉。

腊月二十九了,买东西的人也少。李父李母在厨房忙着炸一些年货。李三月做不来厨房这些精细活,被赶到屋门口晒太阳。

他拿出纸笔,搬来原主以前上学时写作业的桌子和凳子,琢磨了片刻,写下了回来石堰的第一篇随笔《石堰记忆》。

不过两个小时,就写完誊抄好了一篇1500字的散文。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堰中月”,用信封装好,打算晚点去邮局投递出去给秋水市的一家叫《秋水省报》的报纸。

“嘿,小三月。”不知道何时,邝学军睡醒了,推开李三月的木格子床,趴在窗台上喊李三月。

“小舅,睡醒了?”李三月活动了下手指,转回头看了眼自己这个舅舅。

“秋水市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繁华?”邝学军同其他石堰村的人一样,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旬阳镇。秋水市,那是想都不敢想的遥远地方。

“相比于旬阳镇来说,算是繁华的吧。”李三月斟酌着开口,见惯了后世,再看看如今,一个秋水市如今的发展还比不上后世一个镇。

“到处都通电,不用担心停电,喝水有自来水到家家户户。房子更高,有十来层,大街上出行有公交车,一毛钱可以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了。人们穿着的衣服更多颜色,女孩子们穿着布拉吉,牛仔裤。男人们除了中山装,也有时髦的青年穿西装,短裤。放假了可以去公园,晒太阳,划船。电影院也有彩色电影,经常会放一些外国片子……”李三月挑着记忆里的秋水市印象,简单说了几句。

邝学军听的入神,脑海里随着李三月的描述,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秋水市的街头,看着四周时髦摩登的市里人,他们吃的,喝的,用的,都远比石堰村高了一个台阶。

“我想去秋水市。”邝学军在李三月停下后,突然这样说了一句。

“去玩?”李三月问。

“不,去找工作!我有手有脚,有一把子力气,也认识几个字。在秋水市肯定比在旬阳镇要发展的好。你知道我帮忙卖衣服的那家店铺吗?年底,一天能卖出去这个数。”邝学军对着李三月比了个2,代表两百多。

“小舅,我是支持你出去闯一闯,看一看。就算没有做出什么大成绩,起码开阔了眼界,旬阳镇太小,人如果一辈子都待在一个地方,抬头低头都是眼前这些山,这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