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们如何不甘心,大秦也在蒸蒸日上,条件越来越好,黔首也过的越来越幸福,可是这样对于一心恢复故国的六国贵族,一点都不友好。
诸子百家为了这家传承被限制住了,而自己等人还没有琢磨出纸是怎么造的。
咸阳的秦始皇已经发令,召集天下学子修书,为了天下黔首能学习,虽然各家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典籍交给黔首学习。
可是自家不教,不参与的话,岂不是错过这个青史留名的机会?而且不参与你们朝中,岂不是没有自己的人?
不管是为了青史留名,更或者,为了发扬自己家学说,诸子百家的人都卯足了劲赶往咸阳,希望秦始皇能够侧重自己家的学说。
到时候编撰书籍,也好夹带私货,让以后学习的人都成为自家的门生,天下黔首如此之多,只要有1%成为门生,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只有贵族有书籍,有知识,有文化,有传承,这样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了,为了各家传承,必须得努力,这对有的老古派来说,简直是很难受。
一方面是自己家的传承,
一方面是自己的故国,
一方面又觉得秦始皇残暴,
一方面又觉得秦始皇不该让黔首学习。
一方面又想参与书籍编撰,可以青史留名。
没有放下成见之人,简直是心里如同油煎一般,翻来覆去很是煎熬,最后不知是心中想要青史留名,或者是为了自己家的传承,只有低头。
秦始皇也是一个杰出之人,编纂书籍肯定是要选出杰出之人,先让各家选出最杰出之人,后面才来定下书籍,该怎么编撰?
枪打出头鸟,除了技术性强的学说,别家学说没有哪个敢说自己最强,就让各家学说掀起了内讧。
名留青史的机会,谁不想要?好不容易跟秦始皇低头了,要是还没得到机会,岂不是证明自己不如别人?自己不是白低头了。
秦始皇还偷偷的煽风点火,生怕各家学说之人打不起来,其中争斗最厉害的是儒家,小说家,纵横家,阴阳家。
自己对于学说的辩驳,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学说相同,但是很多理解各不相同,就导致争论的特别厉害,吵得如同那辩论大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理。
而争斗最弱的就是墨家,医家,毕竟这种技术性强的,谁强谁弱一比就知道。
各家还在争吵的时候,农家拔得了先头,农家这几年参与高产粮食,和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积累了大量的农学经验,而且以农为本,人可以不读书,但是不可以不吃饭。
所以农家的农书先编撰,这可不得了了,差点惹出诸子百家的群攻,自己的学说在这儿争论不休,而别人家的学说已经在编撰了,这无疑是对未来的不利。
这一日上朝,儒家代表淳于越,率先向农家开炮,“陛下,人无信而不立,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放在这会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只有仁慈的君王才能分辨好人和坏人,而我等君子,是出于道义,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学习。而农家那群人,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就是点着鼻子骂,秦始皇说他不重视儒家,就不是一个仁君。
法家代表李斯,也迫不及待的掺一脚“陛下,韩非子曾言: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这两句话说明家庭和国家都需要有稳定的规则和制度,国家有稳定的法律,即使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李斯就属于委婉的人,在委婉的说法律有多么的重要,应该先编撰法家的书籍,这样于国于民才更有利益。
兵家代表的蒙毅,不吭一声反正这事情轮不到自己做主,王翦率军攻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定了三晋地区,攻破了燕国的都城蓟,并最终消灭了楚国。他与其子王贲一起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拓土的最大功臣之一,虽然没有出现在朝上,但是兵家也轮不到自己做主。
各家都在为自己的学说争论,一起炮轰农家都觉得自己家的学说对于国家最有利,应该先编撰自己家的书籍,而不是农家的书籍。
秦始皇听着下面的争论疑问的问了一句“书可饱食否,人可不食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书可以让人吃饱饭吗?人可以不吃饭吗?
这表明了支持农家,认为农家该怎么种地?传出去可以更利于自己的统治,毕竟吃饱饭的利益,自己这两年看的清楚明白。
之所以这两年返秦的声音越来越小,不就是因为那些黔首吃饱饭了,不想搞事情了吗?
秦始皇一语命中,众多学说之人也不敢再争什么,毕竟每个人都得吃饭,不能在这件事上和秦始皇争论,否则真让自己不吃饭,不得饿死。
又开始争论该编撰谁的书籍,反正整个咸阳城到处都是争论之声,虽然各家学说在内斗,可是并不会影响他们一致向外。
儒家的看不惯法家,法家看不惯,儒家,兵家,看不惯儒家,儒家看不起兵家,这几家又看不起小说家,诸子百家已经形成了一个鄙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