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第一次抛开了所谓义父义女的身份,像朋友一样地聊了起来。
崔宗之拂了拂衣襟,轻声道:“之前裴迪在,我不好多问……你和摩诘,如今竟是分开了吗?你怎么会和裴迪一起来这扬州?“
轮到阿宛沉默了,她浓密的睫毛低垂,却如同蝴蝶翅膀一样扇个不停,一如她现在纷乱的心思。她拿着那三封信,一一抚平,叠好,仿佛在整理她的思绪,不知要从何说起,句不成句:“我和他都努力过了……摩诘,他有他自己的人生……“
崔宗之却提高了声量,哼了一声道:“我这个外甥我知道,待人接物虽然一片恬淡温和,内里性子却极执拗,他一旦认定了你,就绝不会放手!你与他之间,若不是有人移情别恋……怕是不会有今日这局面!“说着,他狠狠地一拂袖子,显然有些愠怒。
阿宛咬了咬唇,嘴角勾出了自嘲的笑意:“……他不放手又如何……难道我拉着他,陪我坠入这名利场中?我做不了高门宅院里的夫人,我也断断不能让他陪着我在酒肆乐场中,把功名换作薄幸名!就算他不在意,他的兄弟,他的家人,会不在意吗?!”
崔宗之那一丝怒气,早被这现实的冰冷冻住。
阿宛所说的,皆是事实。
他被夺了功名,无奈之下来扬州经商,就算饶有所成,但在洛阳老宅的钱氏以及几个子女竟以这样的父亲为耻,几次上门都吃了闭门羹……亲厚如崔夫人,听说他如今做了盐贩之后竟也大哭一场,从此再不受他的钱帛资助……
这样的偏见,已经刻在这些门阀世家的血脉里,绝不是一朝一夕可消除。
室内一片静默,二人心中各自心事翻滚,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只听见门外细雨打在门窗上的簌簌声,秋风摇曳檐下铁马叮叮轻响 。
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着下了几日的细雨,屋内要生起炭笼才能抵御这阴冷。
这一日,阿宛正埋首案前,绞尽脑汁回忆着当年在梨园中的一些小曲,《寒山香》,《烂柯游》《惊梦生》……这些是当年先帝喜欢的曲调,但如今圣上不喜这样缠绵雅致的小曲,是以不甚流传,但阿宛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小曲时,倒是颇为惊艳,如今正拼命回忆着,想要用谱文把这些曲一点点地记下来。
只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当年随着王维学的那几招,如今要她一人独立记谱,颇是为难。
正纠结着,裴迪搓着手如一阵风似地卷了进来,带进了一阵冷嗖嗖的寒气,冻得阿宛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紧了紧身上的绒缎丝袄,对他笑骂道:“作死嘛……进来也不关上门!”
裴迪这才停下了搓手,回身一脚将门给踹上了,又是“咣当”一声,惊得阿宛笔尖一抖,落下了一滩墨水。
有他在,这活是干不下去了。
阿宛把笔墨都推了,抱着手炉气呼呼地对裴迪道:“这样的阴雨天,还策着马在外面跑……不冻你冻谁?“嘴上虽骂着,却悄悄用脚把桌下的小炭炉推到了裴迪身下。
裴迪嘿嘿一笑,坐到窗下的长榻上,将冻僵了的手摊到了炭炉上,笑道:“今天没骑马,坐船去了……去了好几个码头,看看仓库有没有漏水……这盐石,最怕的就是潮湿!“
阿宛纤长雪白的手指轻轻搭在手炉上,微微仰头看着他在阴冷中冻得有些发红的脸,神采奕奕,锋芒毕露的眼神中,有着完全脱了少年稚气的运筹帷幄与稳重。
阿宛有些恍神,案上博山炉中的香烟汇集底座升腾的水烟,仙雾一般,缭绕席间。隔着这隐约的烟色,他的脸,竟渐渐与王维那张清冷孤傲的脸融在了一起。他们俩,仿佛谁与她靠得近些,谁就会偏离了世家弟子既定的人生轨道,慢慢走向另一条不归路。
她努力地推开王维,想让他回到他原来平安顺遂的人生里;
可是裴迪的人生,要走向哪里呢?
她嗓音微微颤抖:“裴迪……你真的决定……从此不入仕途,不再从军了吗?“
裴迪原本笑意浓浓的眼神慢慢冷了下来,扭头看了她一眼,声音中竟有些薄怒:“这话,别人问我不奇怪……怎么连你也这样问?“
阿宛前几日和崔宗之深聊,才知道他从商之后在家中所受的冷遇……只是没想到,如今裴迪,竟也走上了这条路!
阿宛一双眼直直望向他:“我担心你……我担心你以后会后悔……“
“不会!绝对不会!“
裴迪腾地站起了身,紧抿着双唇,仿佛在压抑着什么东西一般,用力地挥了挥手,沉着声道:“这官场,崔家趟过;这沙场,裴家也趟过……你看如今,都是什么下场?“
他见阿宛脸色发白,不由缓和了声道:“阿宛,你说现在是盛世……这盛世,自然用不着我去沙场搏命,庙堂朋争,倒不如借这四海之利,富民安生,为自己,也为更多的老百姓多谋些福利……我裴迪从不求虚名,身前如此,身后亦是如此!“
他冷冷地指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揶揄道:“这样的天气,若我能助老百姓多挣些钱,让他们桌上多一碗肉,榻上多一床被,便是正事!“
阿宛眼眶发红,站起身了走到裴迪面前,郑重地向他行了一礼:“裴十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