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点的京都作协交流会,正好趁着现在的空挡再过一遍稿子。
这种事他现在熟的很,两次得奖之后都会进行几场大学演讲或者交流会分享啥的。
早上六点不到,从房间走出来的陈楠本想去跑跑步的,发现阴雨蒙蒙,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而后,拿起一把雨伞,到胡同口边上的早餐店吃早饭了。
“陈老师来了,老规矩?”早餐店的老板是近几年从外省过来打工的,陈楠又是知名作家,印象肯定深。
“对,老规矩,稀饭小笼包油条。”店里没几个人,陈楠随意找了位置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老板端上陈楠要的东西走了过来,顺口问了一句,“有段时间没看到您了。”
陈楠微微吸一口,闻着这熟悉的味道,从桌上的筷子篓里抽出一双筷子,“谢谢,昨天刚从国外回来。”
随带又加了一句,“还是京都的早餐香。”
“哟,是去领奖吧,前个儿网上可都是您得奖的消息,叫什么不可...”
“呵,老板,那是布克文学奖,国际大文学奖。”边上一位六七十岁退休的老年人,笑了一句,解释了一下。
见陈楠看向自己,老人竖起大拇指,“小陈,厉害,为国争光!”
“李老师您过奖了,就是运气好。”老人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搬到这边上五六年了,平常没什么交集,偶尔像今天这样,吃早饭的时候撞见了,闲聊几句。
这片胡同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熟悉的邻居了,大多数都搬走了。
有的是因为子女的原因,卖掉了,有的压根就不愿意几户人家挤在一起,在京都边上买了房。
像陈楠这种,整个院子都是一个人住的,几乎没有。
吃过早饭,陈楠回到家中,见时间还早,给自己泡了杯茶,打开正在充电的手机。
昨天跟刘茜茜开视频的时候手机就一直在震动,他连消息都没看,直接调到了静音。
这是一个新号,都是认识的人。
重要的事人家会打电话,发信息肯定多是问候。
一一回复了下信息,解释了下为什么没有回复信息之类的,正准备关掉呢,看到几条好友申请。
有徐露、那扎、还有赵燕子,居然还有杨蜜。
“今天什么日子,都商量好的?”看了一会时间,才发现除了徐露是今天发来的邀请,其他人都是前几天的。
这事整的,前几天太忙,给搞忘了。
要不要接受?陈楠犹豫起来,那扎的肯定要接受,不然下次见面就尴尬了,当初说好电影上映请主创吃饭,到时候连人家号都没有。
至于其他人....
算了,接受就接受吧,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有交集。
又过了一会,喝完两杯茶后的陈楠,起身开始换衣服,出发去作协了。
前几天听作协会长说过,今天不但会场会有官媒到来,甚至在京的一些作家也会到场。
不但如此,还会开直播,专门针对全国无法到场的大大小小作协成员。
讲台上,陈楠侃侃而谈,说了下跟英国的一些老牌作家之间交流所获得的心得。
也说了下他们那边得奖时的一些过程,以及入选机制。
当然,怎么去公关这个不能说,提都不能提。
“小...陈楠先生。”提问环节,底下的于华第一个举手站起来,叫习惯了,差点秃噜嘴喊小陈了。
“于华老师好。”陈楠笑着打了声招呼,给了于华一个隐晦的眼神,这家伙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于华好像没有看见似的,自顾自问笑呵呵道:“我代表其他作家问的啊,当然我本人也很好奇。”
“就是你是怎么写出一部又一部关于国外题材的,并且还深受他们的喜爱,这点我一直搞不明白。”
讲台上,陈楠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问题,相反是在帮他。
这段时间,国内对他又一部外国作品获奖,有夸赞也有贬低。
于华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希望全国作协成员能听到陈楠的解释,而不是最后被逼着做澄清。
这个道理讲台上的陈楠一瞬间就明白了,脸上刚刚还比较轻松的神情也严肃认真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