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武侠修真>如意探花娘> 第 38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8 章(1 / 3)

西燕向来重视教育,并将其视为官员考核的标准之一。因此像李博一样,提出为私人书院提供资助的地方官并不鲜见。

但这类资助多半是有条件的,比如资助一半的学费,或者学生能够在学内考到魁首名次。

陈泽成这次有了李博的支持,招收了附近一些家境贫苦的学生,本来已经十分满意了。可今日他去书院巡查,却遇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

有几间房舍的屋顶瓦片坏了,陈泽成去查看工匠修补的情况。他还没走到屋前,就听到有朗朗的读书声从房内传出。

陪他巡查的工匠头子有些惶急,道:“这是王匠人的儿子,他娘去世了,家中无人可以照看孩子,所以王匠人就将他带在身边。”

陈泽成对这个姓王的匠人有印象,在一众工匠中,唯有他穿着最是整齐干净,虽然在工地上劳作衣服总会被沾污,但他的衣服是洗得泛白,别人的衣服却多少有些陈年污垢印在上面。

工匠头子生怕陈泽成气恼,作势要进房子内揪出那个孩子。

陈泽成却摇摇头,道:“且慢,待我看看。”

他轻轻走到房前,从敞开的窗户往内看。正是秋日最爽朗的时节,阳光透过窗子落在房内,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坐在桌前读着手中的书。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原来是《论语》。

孩童的声音清澈明快。伴着秋日的阳光让人的心情变得舒朗起来。陈泽成不禁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工匠头子窥到陈泽成的神色,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一些。这工匠投资也姓王,名增寿,原本是北卢一带有名的工匠,趁着秋收后的农闲时间,自己拉了一些熟手到九边的工匠城镇里接活。

他们这些工匠都是本乡本里的亲戚,那王匠人叫王念盛,说起来也是王增寿的堂侄子。王念盛幼年家境还不错,所以跟着村中私塾的秀才读了几年书,可是从父母死后,家道中落,也就渐渐和旁人一样,种地娶妻生子。

可惜前年冬天一场暴雪,压坏了村中的不少房舍。王念盛的妻子被房梁砸中,虽然花钱从北卢请了大夫医治,可是大夫一见病人就说内脏已经破损,无力回天。

王念盛妻子死了,还因为求医欠了债,求了叔父王增寿,也跟着来做工赚钱。孩子在家无人照看,也只好带着了。王增寿见这个侄儿可怜,平时也对他们多有照顾。只是若惹了主顾不快,也会影响其他人的生计,因此王增寿特别小心地陪着不是,见陈泽成不反感,轻声将王念盛一家的情况说了。

陈泽成一边听着,一边微微点头,还不等他对王增寿说什么,屋内的童子忽然停了下来,却是读到“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的时候,他似乎有些疑惑。挠着小脑袋,又重复了一遍。

《论语》多是孔子一句一段的话,有时候不知道上下文或者背景故事,就很难理解。童子现在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他毕竟年纪小,读书的时候能够姿势端正,此刻却忍不住抓耳挠腮起来,就在目光晃动间,他忽然抬头看到了窗外盯着自己的两个人。

一惊之下,这童子马上站了起来,结结巴巴的说:“我没有乱动这里的东西,我只是在这里读书而已,您不要生气,我马上出去。”

父亲将他安置在这里的时候就说过一定要悄声静气,不要打搅到主家。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念出了声,这就引来了主家。

眼看自己造成了这样大的麻烦,孩子心里忐忑不安。

王增寿连声道:“快出来!”

陈泽成却再次摇摇头,道:“你且坐着。”

说着,他在王增寿有些诧异的目光中走到屋内,拿过童子手中的书查看。

这本《论语》已经很久了,封面甚至修补过,能看到右下角是在原有的破损上贴了一块细布防止破损继续扩大。翻开书册,陈泽成忍不住“咦”了一声,原来整本书都是手抄的。

如果按照陈舒青那个世界的历史,此时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无印刷术。但是在西燕的时空,不仅有了印刷术,还有官办的大型印刷坊。

手抄书当然依旧存在,有些册数比较少的书籍,或者生僻的专业书籍大多使用抄录的方式流传。只是像《论语》这样大量使用的典籍,都能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了。

自然也有贫家弟子连这种价格的书都买不起,那么他们会从师长那里借来书籍誊抄。只是陈泽成手中这本书却是用粗麻纸写成的,看上去粗糙无比,字迹也很低劣,可以说是他这一生所见过的最差的书。若是在富贵人家,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书。

听闻儿子被主家发现的王念盛堪堪赶到,他见到陈泽成手中的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