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后,杨辰再次来到珍宝斋。
老板张文予正在一边喝茶,一边饶有兴趣翻看着刚收的那本连环画——《梁山伯与祝英台》。
店里还多了两位客人。
在店内边走边看。
一位是个老人家,大概70上下的样子,头发花白,戴着眼镜,一股淡淡的书卷气。
另一位是個十八九岁的女生。
长得青春靓丽,肤白如雪。
她梳着两根长马尾,穿着一套藏青色的牛仔背带裙,长筒白袜,小凉鞋,带着一点点二刺猿的味道。
“古玉可以从沁色、沁相、沁味三个方面综合判断……
“你看这块古玉,纹路不自然,图案不清晰……”
“现代工艺,仿古玉的逼真程度是很高的,稍不留心,别说你们这些初学者,行家里手也有翻车的时候……”
路过这两位客人的时候,杨辰听到那位老者,不时对女生耐心讲解着一些古玩知识。
女生听得很认真。
不时点头会意。
“这应该是爷孙俩吧?”
因为妹子确实漂亮,杨辰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不免多看了几眼。
不过随即收敛心神,径直走向老板张文予。
“张老板,我又来了。”
杨辰笑着跟张文予打招呼。
张文予抬头见是杨辰,随即放下手中的连环画,也是笑呵呵道:“欢迎欢迎,小杨兄弟又有什么好物件,要拿过来给我瞧瞧吗?”
说完给杨辰泡上一杯茶,示意请坐。
自从杨辰在他眼里不动声色露了一手之后,张文予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就已经刮目相看了。
态度很端正。
杨辰坐下,从兜里掏出一块脏兮兮的红布,麻利摊开,露出一枚铜钱。
正是他刚收的那枚大德元宝。
“张老板,刚刚出门逛了一圈,在地摊上收了一枚铜钱,你看有没有兴趣?”
杨辰指了指红布里的大德元宝。
一见那枚鸡蛋大小的铜钱,张文予眼睛一亮。
铜钱根据型制和重量大小分为很多种。
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
小平钱就是平常所谓的一文钱。
折二就是两文钱的意思。
依次类推。
重量和大小也是依次增加。
在收藏界,同一古币种,通常重量越大,型制越大的铜钱,价值相对来说就越高。
所以看到这枚大铜钱,张文予自然来了精神。
不过......
刚刚出门逛了一圈,就在地摊上收了一枚铜钱?
这小伙子前后出门也就半个小时左右。
在外面逛一圈就捡漏了?
要不是知道杨辰有点真本事,张文予绝对会认为他是来逗自己玩的。
90年代之前的古玩市场,捡漏的精品率和成功率确实不低,那年头信息封闭,交通不发达,工艺科技也差劲。
所以还是有很多好货精品流落市场的。
现在就很难了。
不是说完全捡漏不到,而是像杨辰那样在外面随便逛一圈就捡到一个漏,这不仅靠真本事,运气也是实打实的好啊!
“有兴趣!”
“非常有兴趣!”
“你先喝茶,我好好看看。”
张文予起身到柜台拿了一个放大镜出来,然后把铜钱托在掌心,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古钱,主要是观察氧化层的真假和层次变化,氧化层下的铜质,以及古钱币极其文字符号的铸造是否清晰精美。
张文予看了许久,却是眉头紧锁,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从这枚铜钱的氧化层,币材料和铸造来看,铜钱十有八九是真品。
但是上面的年号【大德元宝】,却让他琢磨不透了。
元代大德年间,铜钱本来就少。
流通的一般都是些供养钱,小平钱,年号都是大德通宝,在市面上一经出现,很快就能在钱币圈内部消化掉了。
大德元宝?
历来钱币学界有一种共识,就是大德无元宝之说。
什么意思?
就是大德元宝只见于史书之中,从未在世面上见过。
而像这枚鸡蛋大小,折十钱的大德元宝,更是前所未闻。
如果这枚铜钱是真的,那么它的研究价值是绝对要远大于它的市场价值的。
从鉴定结果上来说,这枚铜钱应该是真的。
但从张文予的直觉来看,这枚大德元宝,恐怕是以假乱真的高仿品。
他一时拿捏不定。
想了想,拿出手机,对杨辰说找一个古钱币专家朋友过来帮忙掌掌眼。
“大德通宝我见过。”
“大德元宝,特别是这种折十钱的元宝,我别说见,听都没听过。”
“小杨兄弟要是不急的话,稍等片刻,我叫一位好朋友过来掌掌眼,看看他怎么说。”
杨辰耸耸肩。
没意见。
很快,张文予挂了电话,略带歉意的说:“不好意思,我那位专家朋友今天有事,来不了。”